
当地时间8月24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匆匆告别对自己面授机谊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后乘专机直奔美国,开启上任后的首次访美行程,意图实现韩美“同盟升级”。
根据惯例,凭借韩美“血盟”关系,韩国总统访美均会受到高规格接待。
比如,2008年韩国总统李明博访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亲自接机。连现在已是阶下囚的韩国前总统尹锡悦2023年访美时,享受的也是红地毯、检阅仪仗队、21响礼炮及国宴待遇。
但李在明此行,显然打破了这一惯例,美国接机场面甚至可以用“寒碜”两字形容。
从现场报道来看,美国仅有国务院代理礼宾官艾比·琼斯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到场迎接。寒暄之后,美国上校赠送了李在明一枚纪念币就算走完了欢迎流程。
向来要面子的韩国人瞬间炸了锅,媒体评价这是“最低规格礼宾,(韩国总统李在明)遭遇嫌弃”。
外界普遍分析认为,从接待规格来看,李在明此行注定“凶多吉少”。
自二战结束,韩国至少有7位总统访美时享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但还有一个惯例是,这些总统都把出国首秀场所锚定在美国。
而李在明作为韩国新一任总统,却在23日将首秀的光环抛给了日本,这让一直有着“美国优先”执念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大为不满,李在明“红地毯遇冷”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许特朗普觉得这还不解气,25日9时许,就在与李在明会晤前三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再次开喷:“韩国到底发生了什么?看起来像是肃清或革命。我们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在那里做生意。”
特朗普的话翻译过来就是,我(特朗普)认为李在明当选的合法性存疑,韩国及美国部分极右翼政营鼓吹的“镇压前总统尹锡悦”让我很不爽,韩国的政治动荡和现政府的合法性值得质疑,这增加了美韩合作的风险。
这也是李在明6月当选韩国新一任总统以来,特朗普首次直接对韩国政坛进行批评。
熟知特朗普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正是他“高超”谈判技巧的具体体现:营造压力—获取筹码—对方让步—美国获利。
虽然24日在赴美专机上李在明表示,此行会晤特朗普主要焦点在安保、国防费和关税等方面。但他自知“先日后美”的行程安排已经惹恼了特朗普,于是,在25日与特朗普会晤期间对着特朗普就是一顿猛夸。
在有记者参与的54分钟公开会晤中,李在明态度诚恳的对特朗普说:“我相信,让美国再次伟大是您的目标;我相信,这正是目前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话真是说到特朗普特别受用。
李在明知道特朗普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念念不忘,他接着对特朗普说:“你上台以来,美国不仅成为和平保持者,而且成为和平缔造者。很多战争,欧洲的、亚洲的、非洲的、中东的,最终因为你走向了和平,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所有领导人中,只有你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李在明这番话说得特朗普龙颜大悦、心花怒放。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特朗普不动声色的收回了三小时前的批评之词,转而对李在明说:“你是伟大的人物,也是伟大的领导人,韩国将和你一道站在更高的位置,迎来令人惊叹的未来,我们(美国)100%支持你。”
特朗普先前质疑韩国政坛引发的风波,在两人的相互吹捧中化解于无形,但特朗普真正的要价还在后面。
特朗普表示,韩国今年军费预算仅占GDP的2.3%,远低于美国要求的“国防开支占GDP5%”的标准,而特朗普政府“希望”韩国军费开支“达标”。
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安全保护需要付费,而定价权在美国手中。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李在明选择了退让。他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表示,韩国将增加军费支出,在维护半岛安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然而,得陇望蜀的特朗普又抛出了一个让韩国更加为难的议题——提升驻韩美军的“战略灵活性”。
啥意思?
驻韩美军最高指挥官泽维尔·布伦森的解释是:(所谓战略灵活性),是指驻韩美军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将兵力和装备部署到需要的地方的能力。
韩国媒体对此一针见血的指出,这实质上是允许驻韩美军在台海、南海出现紧急情况时调动兵力与装备,意味着驻韩美军角色将由单一的对朝威慑转向同时兼顾对中国的威慑。
这将严重破坏李在明奉行的“务实外交”和韩国一直坚持的“安美经中”(即韩国与美安全合作,与中国经济合作)路线,将韩国拖入地缘争斗的漩涡中。
然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特朗普竟然打起了韩国领土的主意。
在25日的公开会晤中,特朗普对李在明说,美国在韩国拥有庞大的军事基地,但土地是租借韩国的,我觉得这不好,我(希望)这些军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权能归属美国。
虽说李在明在会晤特朗普之前,做足了功课,但智者千虑终有一失,相信特朗普提出的这个领土问题绝对不在李在明考虑之列。
驻韩美军基地本身就是“法外之地”,如今特朗普竟然提出在韩国建立“国中之国”,这可是涉及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
李在明自忖,如果当场说“NO”,激怒了特朗普,说不定自己会变成第二个被赶出白宫的泽连斯基;如果表示接受,国人的唾沫星子肯定都能把他淹死。而这,都不是李在明想要的结果。
李在明选择了沉默!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更何况是被特朗普给惦记上了,韩国人这下怕是头都大了。
李在明打破惯例将首访目标锚定日本,本意是拉近日韩关系,共同应对美国压力。但此举同时也开罪了美国,可谓得不偿失。
此番造访美国,希望实现“同盟升级”。然而,就目前来看,李在明返程时,带走的不是升级的美韩同盟关系,而是一张天文数字般的“账单”和一颗颗难以吞咽的地缘政治“苦果”。
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筹码”的世界,模糊的中间立场,可能正是最危险的地方,而李在明面临的考验也许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