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在新加坡举行。伦敦、巴黎、马德里、纽约、莫斯科,五个城市竞争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奥运举办权的争夺从来没有如此的激烈过,五个竞选城市中,有四个城市来自安理会的五常,唯一未参选的北京,则是因为刚获取2008年的举办权。这也让2012年的奥运举办争夺战,更像是安理会大国的地缘博弈。伦敦拥有英联邦国家的支持,巴黎拥有中北非国家的支持,纽约拥有中北美与大洋洲国家的支持,莫斯科拥有中亚与斯拉夫国家的支持,取代北京参赛的马德里,作为大航海时代的霸主,也拥有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按照奥委会规则,五个国家开启了四轮“狼人杀”般的投票,每轮投出去支持票最少的一个国家。由于势力范围的均衡,列强们的每一轮票数都大致相当。对于法国来说,这是他的第三次申办,前两次分别败给了巴塞罗那(1992年)和北京(2008年),此次志在必得,国际奥委会对巴黎的评价也一直最高。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出面拉票,大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巴黎申奥宣传片,极具想象力,将巴黎的美与体育运动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对于赢得此次奥运举办权,希拉克和法国民众也是信心满满。虽然第二轮被“刀”了的纽约,会让大量美国票仓转投同为昂撒婊兄弟的伦敦。但是第一轮被“刀”了的莫斯科,作为法国的传统盟友,第三轮被“刀”了的马德里,与法国同为拉丁语国家,两者基于外交传统和感情,都会投给巴黎。因此,在最后一轮的进行当中,法国全国民众已经开始庆祝了。可是19点48分,罗格正式宣布的时候……



已有58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