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候,欧怂原形毕露了!

2025年08月28日

2025年8月15日,普京和特朗普会见后,欧洲拉着泽连斯基访问美国,试图继续参与斡旋俄乌冲突。

法国总统马克龙继续他强硬的表演,宣称要派兵进入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俄乌冲突爆发至今,法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付出不多但调门最高,马克龙刷足了一波又一波流量。但是,一到关键实质性问题,马克龙就没有具体办法。

8月22日,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在参加活动时,忽然隔空怒斥马克龙,嘲讽道:"如果真有人渴望上前线,我建议马克龙先生第一个报名,穿上军装去乌克兰战斗个几天试试。"随后,他还发布了马克龙身穿军装扛着步枪的图片。

这次事件,触怒了法国,直接召见了意大利大使表示抗议。

事实证明,所谓欧洲大团结,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图片

一、万斯甩锅,欧洲接不住!

日前,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一番表态,把欧洲的虚伪与无力彻底暴露了出来。

万斯说得很清楚:俄乌冲突要解决,关键有两个问题:第一是领土归属问题,第二是战后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

这番话听上去很中肯,仿佛是在为乌克兰寻找和平出路。

然而万斯话锋一转,直接宣布: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进入乌克兰作战。

这句话才是重点。

什么意思?

就是美国人嘴上说得漂亮,实际上根本不打算出钱出力,乌克兰的烂摊子,交给欧洲自己消化!

这就是华盛顿的套路。挑起俄乌冲突的是美国,逼着乌克兰推上战场的也是美国,但真到了扛不住俄罗斯的时候,美国一脚踢开,装出一副调停者的姿态。

谁接这个烂摊子?欧洲。

谁为乌克兰背锅?欧洲。

谁在战后承担安全责任?还是欧洲。

问题是,欧洲能接住吗?根本接不住。

于是,闹剧在欧洲上演。

二、志愿联盟雷声大雨点小!

在美国甩手之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急忙跳出来,充当所谓志愿联盟的带头人,号称要在战后派兵进驻乌克兰,保障乌克兰的安全。

听上去很威风,可惜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不买账。

尤其是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直接用一句话把马克龙的虚伪揭穿:“如果马克龙想去,就让他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拿起步枪去吧,估计没有一个法国人会跟随他。”

这话说得直白,甚至带点羞辱的味道。法国外交部气得跳脚,把意大利驻法大使叫去训话,指责不可接受。

可问题是,欧洲人心里都清楚:马克龙是嘴炮第一人,真打起来,法国会不会派兵,那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法国除了象征性地提供一些军援,真正敢派兵上前线的动作几乎没有。

因为法国自己也清楚:一旦派兵,那就等于跟俄罗斯直接开战。

法国有没有这个胆子?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萨尔维尼的嘲讽,不仅仅是意大利人对法国的不满,更是整个欧洲对马克龙虚伪姿态的讽刺。

图片

三、欧洲内讧全面爆发!

欧洲在派兵问题上的分裂,并不是小插曲,而是结构性的。

先看波兰。波兰本来是欧洲最积极支持乌克兰的国家之一,前期扮演急先锋,各种叫嚣要和俄罗斯硬碰硬。如今,波兰总理图斯克也明确表示:波兰不打算在战后派兵进入乌克兰,顶多是搞点后勤保障,帮忙看守边境。换句话说,喊口号可以,真派兵打仗就免谈了。

再看匈牙利、斯洛伐克、希腊。这些国家早已有言在先,不会在战后向乌克兰派兵。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贯反对涉入俄乌冲突,他的立场更接近俄罗斯。斯洛伐克和希腊保持中立,但是知道乌克兰是个无底洞,进去就出不来。

英国,也在犹豫不决。虽然伦敦一贯充当美国的跟班,但真要动真格的派兵,英国人心里同样打鼓。英国人知道,俄军不是伊拉克、不是阿富汗,更不是利比亚。英国敢碰俄罗斯红线,也许面临毁灭性后果。

于是,欧洲出现了一个怪象:嘴上支持乌克兰,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到了要派兵的时候,人人往后缩。

这就是欧怂的本质:嘴炮强国,纸面联盟。

图片

四、普京的红线!

欧洲之所以不敢真的派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俄罗斯已经亮出了红线。

普京明确提出,解决冲突的条件包括三点:

第一,乌克兰必须放弃加入北约;

第二,保持中立地位;

第三,任何西方国家的军队不能进驻乌克兰。

这三条就是俄罗斯的底线。

欧洲人当然明白这一点。

真要开打,战火烧到谁家?首先是东欧,然后是中欧,西欧也跑不了。导弹过去也就10分钟!

美国隔着大西洋,面不改色打嘴炮。

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这些国家,敢不敢拿本国城市冒险?

敢不敢让自己国土成为核弹的目标?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因此欧洲各国宁愿在外交场合争吵、互相甩锅,也绝不敢真的把士兵送到乌克兰战场上。

五、泽连斯基撑不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难堪的就是泽连斯基。

过去三年,他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把北约拖下水,把美军、欧盟军队拉进来,和俄罗斯正面对抗。

只有这样,他才能稳住乌克兰的局面。

但如今,现实摆在眼前:

 美国直接说,不会派地面部队;

 欧洲国家内讧不断,一个比一个怂;

 北约集体沉默,没人愿意为乌克兰当炮灰。

泽连斯基还能怎么办?撑不下去,只能服软。

于是他放出话:乌克兰已准备好采取措施实现和平,甚至愿意就领土问题和普京对话。

要知道,这是个重大转变。

之前,泽连斯基的口号是“寸土不让”,无论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领土。

如今,他居然表示愿意谈判,还涉及领土问题。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接受了特朗普提出的“领土交换”方案,用失地换停战。

这意味着乌克兰可能会在战后丢掉大片国土,但至少能保住一个国家的存在。

对泽连斯基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妥协,也是彻底的认输。

图片

六、欧怂的深层逻辑!

欧洲为什么怂?归根到底有三点:

第一,战略依赖。

欧洲表面上是西方的一部分,但真正的安全靠谁?靠美国。美军驻扎在德国、意大利、波兰,才让这些国家有安全感。

问题是,美国一旦抽身,欧洲立即手足无措。这次美国拒绝派兵,就是欧洲集体虚弱的根源。

第二,实力差距。

欧洲国家军费加起来不少,但分散各国,真正能打的军队没几支。法国号称欧洲军事第一大国,总兵力也就二三十万,还得维持海外殖民地。德国更是军备废墟,就200辆坦克,一个照面就被打光了。相比俄罗斯庞大的动员潜力和核武库,欧洲的底气根本不足。

第三,内部撕裂。

欧洲不是铁板一块。法国、德国想当领导者,东欧国家心怀戒备,南欧国家看热闹,英国半进半退隔岸观火。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统一的意志。所谓的志愿联盟,只能是一盘散沙。

七、个人观点!

今天的局面,实际上已经很清楚了。

乌克兰的终局,就是欧洲的耻辱。

乌克兰,注定难以赢得战争。即便继续抵抗,也只会让国家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泽连斯基迟早要在失地和停战之间做出选择。

欧洲,已经把自己的软弱彻底暴露出来。嘴炮喊得震天响,关键时刻一个个退缩。

所谓“支持乌克兰战斗到底”,成了最大的笑话。

美国,依旧是最大赢家。它挑起冲突,让欧洲付出代价,让乌克兰流血牺牲,自己却保持安全距离,把战争变成牵制俄罗斯和敲打欧洲的工具。

这就是现实的冷酷:

 乌克兰是棋子;

 欧洲是傀儡;

 美国才是幕后黑手。

关键时候,欧洲的怂态彻底原形毕露。

这场历史大戏的终章,已经不远了。

已有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