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人说你是善人!

2022年09月01日

1984年,戈尔巴乔夫访问伦敦。当时电视刚刚兴起,戈尔巴乔夫在镜头前脱稿演讲,侃侃而谈,还能敏捷回答各种问题。


苏联刚经历了4年内连续更换3任最高领导人的动荡。他们都年过70,老态龙钟、体弱多病,讲话都是拿稿子念。


横空出世的戈尔巴乔夫刚刚50出头,精力充沛,风度拉满,让人耳目一新。


和戈尔巴乔夫长谈后的撒切尔夫人率先背书,表示戈开明潇洒,并且具有迷人魅力。从此西方媒体的造神运动大面积铺开,戈尔巴乔夫被盛赞为“理想的苏联接班人”。


要知道冷战当时仍在继续,共产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西方此前势同水火,在彼此的语境里都是十足的怪物。


而当敌人说你完美符合了他们的标准,只能说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不走寻常路的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政治领域,将名不见经传的雅科夫列夫从加拿大使馆召回来,放在宣传部部长的位置。


克格勃曾经给戈尔巴乔夫情报,表示雅科夫列夫案底不清楚,很可能已经被CIA渗透策反。


但戈尔巴乔夫作为少壮派、“改革派”,认为要和党内保守派划清界限,要走新路用新人,必须是有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其实在当时就是暗示否定苏联制度,认同西方那套。


但是尤其对于戈尔巴乔夫这样根基不深的领导者来说,这样的边缘人最好用,因为他们同样没有根基,只能依附自己。


雅科夫列夫曾经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加拿大工作期间,和老特鲁多私交甚笃,为戈尔巴乔夫在西方影响力的攀升,鞍前马后,出了不少力,因而愈被重用。


而后来被证实,雅科夫列夫确实对西方掌握话语权的“普世价值”深信不疑,与此同时对苏联自己的历史有切肤之恨。


在跻身重要岗位后,雅科夫列夫让自由派掌控了苏联媒体,放开了审查制度,让对苏共的指责、批评乃至歪曲如潮水般涌现。


一些抹黑明显来自西方编造,但为了“新时代新形象”,苏共宣传部来者不拒,以至于后来,连苏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被挨个践踏,连卫国战争牺牲的红军女英雄卓娅竟然都被污蔑成妓女。


可怕的是,雅科夫列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


在他们的影响下,在西方国家的鼓励下,戈尔巴乔夫还放开了政党注册自由,一时间苏联出现上千个政党,政局混乱不堪,分裂势力大大增强。


没多久,苏联加盟国们逐个宣布独立,可戈尔巴乔夫却叫停了军事行动,认为这将招致欧美的制裁和反目,影响苏联的对外关系。


什么都能牺牲,甚至包括一个国家最起码的主权和尊严。


在这个总基调面前,苏联终于四分五裂,而曾经的势力范围也土崩瓦解。原苏联加盟国们从称霸半个地球的“第一世界”,除少数几个小国活得还可以外,几乎全数沦为了第三世界国家。


戈尔巴乔夫的和平主义,也为他赢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原因很简单,戈尔巴乔夫亲手终结了冷战,让欧美过上了安稳祥和的日子。


只是手段很残忍,通过自我阉割,让自己对敌人无害。


迄今为止,欧洲大部分居民仍然认为戈尔巴乔夫比普京更优秀,受欢迎程度远超普京。


而在近些年的俄罗斯民意调查中,只有不到15%的民众认为戈尔巴乔夫是对的,而高达80%的人认为普京的政策最正确。


戈尔巴乔夫去世后,拜登发去唁电,赞扬他是一位有着非凡远见的人。去年,戈尔巴乔夫90岁生日,拜登专门祝寿,称感谢他对自由的忠诚,世界变得更加安全。


同样的,甘地、曼德拉乃至如今的泽连斯基,在西方民众心里的地位也很高。


当敌人说你是善人、伟人,当自己的人民对你心生不满,用一个“吃里扒外”来评价最为贴切。


图片


我们不稀罕帝国主义的赞誉,我们也不担心帝国主义的诋毁。


因为功过自在人心,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已有58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