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落实好动态清零政策!

2022年11月08日

这段时间,全国多地爆发零星的疫情。郑州等地“层层加码”的问题被全国网民关注,也被国家卫健委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点名批评。新疆等西北地区有些小区已经在连续封控两三个月后依然迟迟无法解封,对一线防疫人员和封控区内的民众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等因素,让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毒株在逃脱防疫措施方面变得更加“狡猾”,各地现阶段要做到精准防控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变得更大。一些地方在防疫过程中搞“一刀切、层层加码”,致使民众对当地防疫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度下降,在防疫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撕裂和对抗情绪在上升。以我所在的北京为例,我一直为这里的防疫成效感到自豪。北京在没有大面积严格“封城、静默和静态管理”的情况下,依然将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在确保了民众健康和医疗体系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保证了民众生活和经济基本正常运转。今天,如果我们不出京,除了做核酸、扫健康宝等常规动作,基本不太能感受到疫情对普通民众的影响。但是,行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里,餐饮场所、电影院等很多高度依赖线下消费和外地客流的服务行业,在疫情之下,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冲击,甚至出现萎缩,也是事实。大家一般认为,北京之所以能取得不错的防疫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当地政府各部门较高的治理能力,以及北京采取了比其他地方更为严格的限制跨区域人员流动的措施。但是,即便如此,北京的防疫也面临很多挑战。第一,北京的防控措施,相对于其他城市更加严格一些。北京是首都,防疫措施有一些“特殊化”,大家基本也能理解,但这些防疫措施也确实给一些特殊人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除了京津冀通勤人员之外,还有一些两地分居的人遇到了现实的困难。比如,北京很早就限定,有疫情地区的人,7日内不能进京,我有一个前同事,今年原本要结婚,但他在深圳工作,未婚妻在北京,由于深圳一直存在疫情,他已经大半年没有办法回京了。第二,北京健康报弹窗的问题,最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去了常州,当地几周来没有一例病例,但却遇到……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319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