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2日卢卡申科向记者透露,普京曾拒绝允许使用榛子导弹系统攻击基辅的班科夫街,也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办公室所在地。卢卡申科强调,俄方真发射榛子导弹,那里什么都不会留下。
对此,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外说,在特别军事行动问题上,普京始终采取非常坚定、深思熟虑且负责任的立场。
这条消息并非无关痛痒,而是指出了整个俄乌冲突、乃至大国博弈的关键。换作美国总统,早就下令采取斩首行动,让对手在睡梦中人头落地。但是普京宁可承受战事拉长的压力,也不用一枚导弹改写历史。有人说这是仁慈,也有人说是谨慎,本人(徐吉军,我光辉)更愿意称之为战略定力。

一、普京下了狠手!
榛子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之后新研发成功的中程高超音速导弹。
2024年11月,俄军首次公开使用榛子,打击目标是乌克兰位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南方设计局。
南方设计局代号OKB-586,成立于1954年,目的是为了设计用于投放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苏联战略火箭军大规模装备的第一种R-12中程弹道导弹,就是南方设计局设计生产。在苏联时期,南方设计局设计了67种航天器、12种空间系统,还开发了400多枚人造卫星。
苏联解体后,南方设计局就成了乌克兰最宝贵的战略遗产之一。当然,这也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三百年兄弟岁月的见证。
如今,普京悍然下令用新型导弹将南方设计局夷为平地,也能映射出普京不再留手的决心。
普京放出狠话:“这是对北约挑衅的回应,如果挑衅继续,我们将以牙还牙。”
二、榛子导弹有多强?
最大的优势是高超音速突防能力。据俄罗斯披露,榛子飞行速度可达10倍因素,几乎没有任何现役防空系统能够拦截。
美国专家马卢夫直言:“无论是乌克兰还是西方支持者,都没有对抗榛子的手段。”
第二个优势是射程高威力大,名为中程导弹,实际上是洲际导弹改装,能够挂载分弹头。在打击南方设计局时,就挂了6枚分弹头。榛子导弹部署在俄白边境,能够轻松覆盖整个欧洲。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都在射程范围内。
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榛子导弹的阴影之中!
在实战中,榛子导弹战术价值和战略价值兼备,既能精准打击乌军的后勤补给线、武器库,也具备精准摧毁敌方指挥中枢的能力。
简单来说,只要普京下令,泽连斯基的班科夫街办公室随时化为焦土。
正因为榛子的存在,西方才在舆论上拼命渲染俄罗斯的侵略威胁。
因为北约心知肚明,这一武器改变了俄乌战场的力量平衡,让北约通过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军事压力落空。
三、一边恐惧一边挑衅!
榛子导弹一出,北约的反应复杂至极。
美国五角大楼公开淡化威胁,说所谓的高超音速武器并非无敌,却暗中加速研发自己的下一代拦截系统。美军甚至重启了多年前被搁置的战略高超音速拦截器计划,预算直接翻倍。
北约盟国慌乱不堪,波兰、立陶宛这些前线国家叫得最凶,拼命要求美国增加驻军和爱国者防空系统。不过,这些国家心里都明白,这些冷战老古董根本挡不住榛子导弹。
欧盟政客表面上继续谴责俄罗斯“威胁欧洲安全”,实际上已经开始分化。有的国家悄悄对莫斯科释放善意,因为谁都不想成为榛子导弹的靶子。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嘴脸。
最讽刺的是,北约明明知道俄罗斯拥有斩首能力,却继续力挺泽连斯基硬扛。因为西方需要泽连斯基继续带领乌克兰消耗俄罗斯。
这才是乌克兰真正的悲剧。

四、普京为何拒绝斩首战术?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有机会一剑封喉,为什么普京选择放过?
答案其实很清晰。
一是战略稳定优先于短期胜利。
如果泽连斯基被一枚导弹炸死,俄军的确能一时扬眉吐气,但随之而来的会是什么?北约将借机全面升级介入,西方舆论将铺天盖地攻击俄罗斯“暗杀合法总统”,局势将彻底失控。普京要的不是一时快感,而是可控的战略格局。
二是避免树立泽连斯基的烈士牌坊。泽连斯基如果死于俄军打击,西方会立刻将他包装成“民主英雄”,乌克兰人反而会在仇恨驱动下更加顽抗。普京深知,留着泽连斯基在台上,反而能让乌克兰民众逐渐看清这位领导人的无能与腐败。
三是展示大国克制与责任。普京不动泽连斯基,向世界传递的信号是:俄罗斯不是恐怖组织,不会随意屠戮政治领导人。相反,俄罗斯的打击目标始终是军事设施。这种克制不仅有助于维持外交空间,还能赢得全球南方的理解与支持。
普京此举既是战术上的克制,也是战略上的加分。
正因如此,佩斯科夫才会强调“深思熟虑且负责任”。
这并不是空话,而是俄罗斯最高层的战略逻辑。
五、俄乌战场的真实态势!
西方媒体喜欢渲染乌军的胜利反攻,但战场事实一目了然:
乌克兰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全线节节败退。俄军凭借兵力优势、火力优势以及战术灵活性,不断突破乌军防线。
如今,美国已经停止援助乌克兰,而是要求北约国家购买美国军事装备送给乌克兰。这就直接导致目前乌克兰得到的援助远低于2022、2023年的高峰时期。
如今,泽连斯基政府财政濒临破产,军队兵源短缺、弹药匮乏。在乌克兰前线战壕里,竟然还有唐氏患者、还有50多岁的老人带着十几岁的孩子。
俄乌冲突四年,乌军逃兵多达40万,光立案调查都有25万,士气早已崩溃。
俄罗斯依靠庞大的工业体系和能源出口,不仅维持了战事,还在不断消耗欧洲的经济和各国的政治耐心。
有目共睹,俄乌战场正在逐渐向俄罗斯倾斜。

六、战略定力的背后!
普京的战略定力并不是慈悲,而是冷静算计的结果。
俄乌战争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用一枚导弹换来一时轰动,不如稳扎稳打、逐步削弱敌人更划算。
俄罗斯需要国际合法性。在全球南方国家眼中,俄罗斯不是侵略者,而是反抗美国霸权的力量。如果贸然对泽连斯基采取斩首行动,这种道义优势将瞬间消失。
控制战事节奏,才能主动掌局。为了彻底消灭乌克兰的反俄力量, 俄罗斯并不急于一夜结束战争。只要能够持续消耗乌克兰,时间站在俄罗斯一边。
正因如此,普京宁可承受俄罗斯激进派的质疑,也要坚持稳健路线。这不是软弱,而是大国领袖的战略定力。
七、个人观点!
回到标题,“拒绝斩首战术”,不是因为普京做不到,而是因为他算得太清楚。他要的不是一场轰动效应,而是最终胜局。
普京的克制让世界看到了另一面,俄罗斯投入百万大军的同时,依然保持着理性。
最终,决定俄乌战争的,不是泽连斯基的伶牙俐齿,而是普京的冷静算计与战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