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美国大而美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这算是这个法案最终通过了。
因为,先是5月22日在众议院通过,然后是7月1日在参议院通过,但参议院有修改,所以又回到众议院,众议院再通过了,算是最终通过了。
马斯克是坚决反对这个法案的。
这个法案7月1日在美国参议院刚刚通过的时候,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如果这个法案最终签署,他将在美国建立一个全新的政党,名字都想好了,叫“美国党”。
他这样说应该不是感情冲动,因为他在6月5日已经就建立新党的事儿,在 x上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
调查结果是,560万人参与了,80.4%的人支持。
这样看来,马斯克建立“美国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作为中国网民,自然而然在思考,如果马斯克建立一个新党,能不能救美国?或者用特朗普的话术说,能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马斯克的心路历程。
马斯克最重要的标签是新能源汽车,其次是太空。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当中哪个党最支持新能源汽车呢?当然是民主党。
所以,马斯克最开始是民主党阵营的。
然而他很快就对民主党感到极端失望,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民主党支持性少数群体,这戳到了马斯克的痛处,因为他的一个儿子做了变性手术,变成了女儿,并且跟他断绝了关系。
二是民主党虽然支持新能源,但却不怎么支持马斯克的新能源。马斯克的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在美国销量第一,但是在民主党主持下的税收减免排名只是全美国第十六。顺便说一下,排名第一的是隔三差五飞机出事故的波音公司。
于是马斯克离开民主党阵营,投入到共和党阵营。在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他强力支持特朗普,耗资2.9亿美元,终于帮助特朗普当上了总统。
然而他再一次对美国的共和党极度失望了,因为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这个法案中,在减少美国财政支出的项目下,取消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抵免。而马斯克是玩新能源车的高手。大而美法案不支持新能源,马斯克的新能源车肯定大受影响。这算是经济上的原因。
政治上的原因是:马斯克2025年1月以来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的部长,大力推进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削减,目标定的是1万亿美元。后来由于反对声浪太大,大约完成了1,700亿元,他就离开了白宫,不当那个部长了——当然他那个部长,名为部长,其实只是个参谋和顾问,也不拿工资。
这件事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马斯克的心思:减少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支,从而减少美国国债的增加程度。因为美国国债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借的钱,少开支,自然就会少借钱。
总之,马斯克对美国国债余额的上升非常担心,可是,他反对、但特朗普力推的这个大而美法案,却可能在未来10年让美国国债增加3万亿美元到5万亿美元。
民主党让马斯克失望了,共和党也让马斯克失望了,于是马斯克就没指望了,只能新建一个政党。
初定名称“美国党”,意思就是,民主党救不了美国,因为民主党不代表美国了。共和党救不了美国,因为共和党也不代表美国了。那只好新成立一个政党,一定要真正代表美国,那么就把党的名字定为“美国党”。
各方面的信息表明,马斯克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一个有精神追求和政治抱负的人。马斯克要在美国成立新党“美国党”,自然是为了他的生意,但同时确实有拯救美国的意思。
这是美国当下精英阶层的焦虑的典型代表。
其实这种焦虑集中体现在,特朗普在2016年第1次竞选总统时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上。
既然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说明美国现在已经不伟大了。不然何必要再次伟大呢?
其实马斯克和特朗普是有相同点的,相同点就在于这种焦虑,因为他们认为美国不再伟大了。不同点在于怎样让美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个口号,使我想起了100多年前的中国清朝同治11年,公元1872年,李鸿章在给朝廷的奏折里这样说:
“臣窃为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这就是后来流行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这一句话的由来。
李鸿章当时说“三千余年一大变局”,其实说的就是,中国厉害了3000年,现在不厉害了。
而特朗普在2016年说“让美国再次伟大”,意思就是说美国不厉害了。
那么我们回溯一下,在李鸿章所在的那个时段,中国为了让中国厉害起来——其实用特朗普的话术就叫做让中国再次伟大——走过了哪些路程?经历了哪些阶段?耗费了多少时间?
在李鸿章提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之前的1840年,中国被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就已经痛彻心扉的感觉到中国不再伟大了,于是已经在谋求中国再次伟大了,在历史教材上我们把它称之为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爆发的11年之后,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这其实是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第1个为中国寻找出路的壮举。当然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
又过了10年的1861年,以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清朝总理衙门的设立两件事为标志,清朝政府开始了自我图强,史称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最终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被宣告失败。
然而,中国人并没有放弃救亡图存的探索,在1898年发起了戊戌变法,也就是要里里外外改革清朝的各项制度。很遗憾,戊戌变法很快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和康广仁血洒刑场。
就在这一年,中国还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其宗旨也是救亡图存。
这所有的尝试,都归于失败,人们越来越觉得,整来整去必须要推翻皇帝,也就是改变封建制度。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接下来救亡图存的运动就是辛亥革命了。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皇帝,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那么中国得救了吗?还是没有。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又碰巧遇上了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
好不容易打赢了抗日战争,1945年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然而中国当时的民国政府却仍然在疯狂卖国。
1946年11月,民国政府和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国所有工商企业都开放给美国投资、开发和经营;美国公民自由购买中国土地与房屋;禁止中国对美国的任何关税壁垒;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航行……总之是一个全方位的卖国条约。
1946年12月20日又签订《中美空中运输协定》,规定美国飞机可以在中国“随意同意”的地点载运乘客、货物、邮件等。
1947年10月17日又签订《美军驻华秘密协定》,同意美军留驻中国,表示美国在中国可以拥有美国的武装力量,有权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
1947年10月27日又签订了《中美救济协定》,1947年11月10日又签订《美国在华教育基金协定》,1947年12月8日又签订了《中美海军协定》。1948年2月21日又成立总部设在上海的“中美商务公断会”。1948年7月3日又签订《双边协定》。
所有这些,我都不想说具体内容,总之主题只有一个:疯狂卖国。
一个国家的政府还在疯狂卖国,说明这个国家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
在当时的民国政府还在卖国的时候,距离1840年已经过去了100多年。
这说明,中国从1840年开始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已经艰难跋涉和奔跑了100多年,却仍然在苦苦的探索。
不过,所有的新事物都是在旧事物当中孕育产生的,转机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从1840年到1949年109年的时间,中国干了什么?只干了一件事:怎样救中国?
站在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回头望去,中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次大的探索。
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历时109年。
1872年李鸿章发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时间算起,也是77年。
然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一夜之间就强大起来了吗?没有。我们确定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是建国100年,也就是2049年。
从1840年算起,历时209年。
那么我们来问一问:美国要想再次伟大,需要多长时间?需要经历几个阶段?
美国觉得自己很伟大的时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其典型标志就是不知天高地厚地发动了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美国感觉到他好像有点不太伟大了。奥巴马时期开始力推美国制造业的回流。2016年,特朗普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
这和中国1840年感觉到自己不太伟大了,到1872年李鸿章提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何其相似?
而马斯克先是归属于民主党阵营,后又归属于共和党阵营,其实还谈不上一丝一毫的探索,因为美国建国200多年的历史都是这么玩的。
马斯克想要成立新党“美国党”,才算得是一种探索。
从奥巴马时代开始到特朗普第1任期,到拜登时期,再到特朗普的第二任期,让美国制造业回流,算得上是一种探索。
整来整去,美国想让自己再次伟大,到目前为止真正只实施了一个探索,那就是让美国制造业回流。这有点类似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就是在旧的政治统治框架下对产业进行更新。
马斯克想成立新党“美国党”,多少有点类似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因为这有点类似改革政治统治框架。
参照中国历史,美国现在大约处于清朝末年的李鸿章在1872年提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的那个时期。
那你说美国能再次伟大吗?我不能说他绝对不能。但是参照中国的历史,从1872年算到2049年,需要177年的时间。
那么从2016年算起,再过177年,就是2193年,距离今年还需要168年的时间。
这就是我对美国再次伟大的最乐观估计——请注意,关键词是“最乐观”。
因为我首先肯定他可能再次伟大,也就是不否定他有再次伟大的可能。其次还肯定他有中国这样的优秀文明、优秀历史和优秀人物。
实际上,这两个前提都未必存在,其中第2条是基本可以肯定不存在。所以我说这是“最乐观”的估计。
所以,这个星球上现在活着的人,恐怕都等不到美国再次伟大的那一天。尽管我不敢说那一天一定不会到来。
一个国家的衰落,是有惯性的,不是说踩刹车就立刻能刹住车的。
一个国家的兴盛,是要经历长期的积累、探索和努力的。仅仅是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找到正确的道路以后,在正确的道路上还要拼搏很长时间,才能最终达到目标,绝不是在一夜之间就能翻身的。
马斯克还是慢慢探索吧,一定要有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