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的雄心!

2025年07月26日

2011年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驻伊美军在巴格达举行了降旗仪式标志着历时九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

这让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国倍感忧虑,也让即将从梅德韦杰夫手中收回权杖的普京感到跃跃欲试。

此后几年间,俄罗斯大手笔进军中东,在这片土地上投了海量的政治、军事与外交资源。

图片普京驾国产新车载埃及总统塞西兜风,2018年。

2013年7月,埃及国防部长塞西通过政变掌握大权,在欧美不喜军政府的情况下,俄罗斯第一时间递上橄榄枝。

普京表态支持塞西竞选总统,面对美国暂停对埃及军援的局面,俄罗斯与其草签了一份高达35亿美元的军火供应协议。

之后埃及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升温,2014年8月12日,塞西访俄——这是他就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非阿拉伯国家,被解读为已正式“弃”美“投”俄。

2015年2 月10日,普京回访埃及,一时间埃俄关系有恢复为纳赛尔时期埃苏关系的趋势。

图片赫鲁晓夫与纳赛尔。

2015年9月,在美军打击ISIS不力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普京命令俄罗斯三军精锐尽出,大举介入叙利亚内战。

俄军在叙境内及毗邻海域长期部署上万人规模的部队,开战前半年空军动用飞机6000余架次,几年下来总开销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

当时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还曾成立一个松散联盟(也称4+1联盟,“1”即黎巴嫩真主党),下设“联合指挥室”“联合信息中心”等机构,伊朗向俄罗斯开放其境内毗邻叙利亚的军事基地。

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伊朗什叶派联盟为骨架的中东新军事集团呼之欲出。

图片战争期间,俄罗斯海军驻地中海常设大队在叙利亚提供防空,图为“莫斯科”号巡洋舰。

图片俄海军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于 2016年10月15日启程前往毗邻叙利亚的地中海海域。

个“中东新玩家”的到来给沙特、阿联酋等国家造成极大震撼,它们认为美国完全主导中东局势的时代已经过去,华盛顿不再是那么不可或缺,莫斯科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得罪的。

尤其在2018年小萨勒曼因“卡舒吉事件”被西方孤立后,俄罗斯与沙特的关系骤然升温。

当年12月阿根廷举办的G20峰会上,普京与小萨勒曼热情击掌、开怀大笑,宛如好友重逢。

图片普京与小萨勒曼热情击掌握手,2018年12月。

俄罗斯作为一个强国,它在实力层面与超级大国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无法两线乃至多线作战。

随着乌克兰危机从“特别军事行动”转向全面战争,前线捉襟见肘的俄军不得不四处抽调兵力,把驻叙利亚、高加索、中亚的大部分军队和装备重新部署到乌克兰。

战争第一年里,由于俄罗斯内部尚未进入动员状态,使得前线武器弹药十分紧缺,当时曾传出埃及总统塞西下令将4万枚火箭弹秘密运往俄国的消息,怎料情报被美方截获,埃及方面立即否认。

这时大家才发现,埃俄关系远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程度——埃及财政严重依赖美国每年15亿至20亿美元的援助,华盛顿只要一暂停拨款,开罗立刻认怂。

图片美国每年对埃及援助是有条件审核程序的,只有通过才会拨款。

图片2024年5月,俄罗斯军人在阿塞拜疆霍贾里举行基地关闭仪式。

与塞西的“塑料友谊”相比,乌克兰危机期间沙特确实是暗撑俄罗斯的关键力量之一

2022年10月,俄罗斯曾与沙特签署了一份减少石油生产的协议,从而推高国际油价。

当时沙特王储兼首相小萨勒曼与民主党政府闹得比较僵,在见证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影响力后,很希望平衡美俄关系。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特朗普上任后。

随着美国新总统摘掉对沙特等王室国家的有色眼镜,以及俄罗斯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崩溃、伊朗遭空袭等事件上的无所作为,小萨勒曼迅速调整了立场。

他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外交礼遇迎接特朗普,与俄罗斯在石油产量问题上发生冲突,并推动OPEC+在今年八月份增产。

这是沙特给特朗普的“大礼包”,也让莫斯科感到沮丧。

图片

如果说拉拢埃及和沙特属于挖美国墙角,本身难度就极高,那么“俄罗斯-伊朗-叙利亚”的联盟则是莫斯科在中东影响力的支柱。

俄乌战争期间,伊朗可是向俄罗斯下了重注的,通过里海源源不断向其输送武器弹药,出力之多不亚于直接派兵的朝鲜。

尤其考虑到俄罗斯还曾和伊朗一起在叙利亚联合作战,外界事实上将两国视为准军事盟友。

至于说2023年10月哈马斯发起的那场袭击,尽管决策链扑朔迷离,但西方普遍怀疑背后有俄罗斯和伊朗的影子,目的是开辟“第二战线”。

可即便在伊朗和抵抗组织成员如此相助俄罗斯的情况下,当它们自己遭遇重大危险时,莫斯科毫无实际动作——坐视叙利亚崩溃、伊朗遭袭,甚至连事后亡羊补牢的(对伊朗)军事援助都没有

这让伊朗内部的“亲俄派”十分失望,他们意识到了俄罗斯力量的局限性,出现不少批评俄国不肯交付S-400防空系统的声音(西方媒体报道2022年俄伊签署了购买S-400和苏-35的协议,具体条款不详),也让普京曾经拥有的“什叶派救世主”称号化为乌有。

有德黑兰媒体甚至抨击俄罗斯试图利用伊朗与美国达成更好的交易,通过支持对伊朗核计划的限制,以换取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让步。

图片普京跟推翻阿萨德的叙利亚新领导人沙拉通话,双方正在就俄罗斯保留其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进行谈判。

军事干预叙利亚是2012年普京第二次出任总统以来的得意之笔,之后俄罗斯在中东的行情一路走高,颇有重塑苏联荣光的架势。

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角度出发,普京肯定希望维持在这一重要地区影响力,但形势比人强,他只能先顾及眼前最紧迫的乌克兰战事

回首往日辉煌,不过是大梦一场空。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一定要在乌克兰拿个“结果”,因为它已经付出了太多成本,退无可退。
已有1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