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一出,把普京整不会了!

2025年08月08日

7月初到现在,不到一个月时间,特朗普三番五次隔空威胁俄罗斯,两次最后通牒要求俄罗斯签署停火协议。

第一次最后通牒是50天,本人(徐吉军,我智库)预测截止日是93日,或许特朗普准备来华出席阅兵式,顺便与普京会晤,探讨俄乌问题。

第二次最后通牒是10天,最后确定在88日。原因是特朗普公开承认已经预见到50天之后肯定拿不到想要的结果,干脆缩短硬干。

最后通牒不断缩短,意味着摊牌时刻越来越近。

这种博弈,首先是心理战,其次才是实质性杀伤。

面对特朗普的反复威胁,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主席梅德韦杰夫提醒特朗普俄罗斯还拥有苏联终极核反击的能力。

于是梅德韦杰夫领教了全球第一喷子的怒火,这位前总统被特朗普斥为一个失败的过气的人。

梅德韦杰夫BUFF瞬间被破,残血退场,直接蔫了

不得不说,特朗普的威胁起到了作用,俄罗斯方面必须重视特朗普可能发起的制裁行动。

还要指出,特朗普并不想与俄罗斯翻脸为敌,他要的是外交政绩,而不是美国与俄罗斯两败俱伤。

于是我们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就在距离最后通牒24小时的时候,特朗普派特使维特科夫访问俄罗斯了。

显而易见,这是美俄双方共同做出的选择。

有客自远方来,主人首先要表态接待,这样才能宾主尽欢。

8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了2025年第五次访俄的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两人举行长达3小时的会谈,随后传出俄美元首准备会晤的消息。

特朗普难掩兴奋之意,在社交媒体上说双方有了重大进展,美俄元首会谈说不定很快就成,甚至有望搞个美俄乌三方峰会。

客观来看,这是一次危机时刻的紧急妥协,美国和俄罗斯避免了两败俱伤。美国没有赢得什么,俄罗斯没有丢掉什么,双方维持了基本的体面。

这对于那些盼着特朗普断然出手制裁俄罗斯的乌粉来说,又是一次过山车一般的心路历程。

实际上,特朗普为了迫使俄罗斯坐到谈判桌上,可以说是软硬兼施,软的一面是派特使普京密谈几小时,促成美俄元首会面;赢得一面是持续加码对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压力,批准了新一批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还赠送给乌军价值两亿多美元的榴弹炮和运输后勤车辆。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预演了制裁俄罗斯石油买家的方案。第一个挨刀的是印度,特朗普直接向印度加征25%的关税,总关税达到了50%。其实目的就是截断俄罗斯的石油出口通道,向俄罗斯施压。

特朗普这么搞,硬生生把原本在俄乌冲突中保护中立的印度和中国等国家推向选边站的境地。

图片

以美国今天的实力,想迫使与俄罗斯保持正常往来的140个国家选边站,还是有些过于托大了。

三年多的血肉横飞,俄乌战场早已不是美国北约能够主导的棋盘,而是世界秩序调整的致命试炼

这场拖了三年的战争,正迎来一次战略性的博弈高潮。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就是着俄乌冲突,压榨俄罗斯政治筹码,收割欧洲盟友战争红利,最后还要把全球南方拉入美国的网络

被西方压制了几百年的全球南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觉醒。这些国家想摆脱被收割的命运,就必须主动出牌,集体反击。

面对特朗普的讹诈,普京打出一套软中带硬的组合拳。

外交上放出烟雾弹。普京公开表示“不反对与泽连斯基会谈”,甚至同意推动三方峰会,但强调“必须在平等基础上展开”,释放出“我愿意谈,但不是求和”的信号。

军事上持续推进战线。俄军目前正在全线发动攻势:

苏梅州战场,俄军围攻苏梅州府北面的重镇尤纳基夫卡;

哈尔科夫州战场,俄军攻入库皮扬斯克市中心,将两个旅的乌军阻隔在了奥斯基尔河东岸;

顿涅茨克战场,俄军三面包围红军城,并攻入红军城内;俄军紧逼顿河畔君士坦丁洛夫卡,运河三要塞战役开始;

扎波罗热战场,俄军占领卡缅斯克,进逼州府扎波罗什;

赫尔松战场,俄军炸毁赫尔松船区和市区的桥梁,目标也是要完整占领赫尔松州。

不管美国如何威胁,俄军在战场毫不手软。

不过为了给特朗普一个台阶,俄罗斯暗示准备接受与乌克兰的“空中停火”。

俄方考虑暂停导弹与无人机袭击。如果实施空中停火,将减少双方平民伤亡、降低战争残酷性,但也会削弱乌军攻击俄方后方的能力,限制其对油库、补给线的打击。

乌克兰不一定接受这一方案。但这是特朗普需要的外交成果,泽连斯基将面对特朗普的压力。

如今,泽连斯基已经不再志得意满,表面上仍在高喊战斗到底,但国内经济崩溃、兵员紧缺、信任危机爆发,战争机器摇摇欲坠。

更糟的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也在动摇。欧洲多国民众不断抗议本国援乌,原因是经济困难。

随着美俄新一轮接触,甚至美俄元首会晤的到来,俄乌局势将加剧演化。俄罗斯不会放弃战场优势,一定会在停火协议签署前扩大占领区域。

特朗普的算计是全球大棋局,援助乌克兰或者放弃乌克兰,取决于全球局势。

全球南方通过抛弃美元瓦解美元帝国的根基,这才是美国的命门所在。

俄乌战火背后,是世界格局的巨变。

谁主沉浮?正在改写。

已有7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