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也没有很好,未来也不会很差!

2025年08月10日

01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能够刷到一些怀旧风的视频。


有的是那种泛黄滤镜、老式电视机雪花噪点、暖色灯光营造朦胧感,如复刻90年代家庭录像的质感。蓝绿色玻璃窗、旋转风扇、铁皮青蛙玩具、搪瓷盆蛋糕等元素高频出现。


也有的荧光粉、电子蓝等扎眼配色,搭配镭射材质、蝴蝶发夹,还原2000年代初“辣妹风”。包括翻盖手机QQ消息弹窗、千千静听播放界面、暴风影音启动页等数字文物,也都能唤醒过去的记忆。


而这种“怀旧”风,其实还隐含了一个说法,叫作:

“经济上行的美”,突出蓬勃朝气。主人公大红唇、吊带短裤、肆意大笑,被称赞为为“有奔头的生命力”。


那20年前的2005年,真的一切都这么美好么?


02


2004年6月14日肯德基“苏丹红”事件爆发。紧接着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乳业“回产奶”、哈根达斯“厕所门”、“豆豉鲮鱼”、“鳗鱼”的孔雀石绿频繁出现,频频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接二连三的食品中毒,让食品安全警钟长敲。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矿难213死1失踪;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工人被困井下;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171人遇难……2005年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3341起,5986人死亡。


2005年6月11日河北定州征地纠纷,数百暴徒持猎枪钩刀袭击绳油村村民,致6死48伤,市委书记和风被免职并判刑。


2005年瘾君子谢添福团伙一年内在广州多地持枪抢劫19次,射杀4人、致39人伤,围捕时与警方枪战。


国家发改委统计,2005年中国有510万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其中40-50岁群体再就业总数达到110万人。


03


所以2005年,真的如大家想的那样美好么?


今天00后05后,刷着视频看那些精心打磨的怀旧视频,镜头中跳跃着青春、霓虹与无忧笑靥——它们共同描绘着“经济上行的美”。对于现在就业承压的年轻人而言,仿佛2005年当真铺满了玫瑰色的霞光。


而70后80后,或许也会想起自己当年的青葱岁月,也不由得感慨那个时候的机会真多。


然而只需轻轻拂去那层柔光滤镜,时代的真实棱角便显露峥嵘。


苏丹红、孔雀石绿在食物中游荡,矿难的黑暗吞噬了数千生命,暴力与不公的阴云亦未消散——2005年,矿难吞噬了近六千条生命,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人消失在幽深矿井之中。


更更更更重要的是

繁荣的背面,暗影从未缺席,只是它们极少闯入公众的视野。


2005年再就业的510万下岗职工,他们并没有发声。


如果觉得他们过的不如意,那么


那些每年迁徙,坐着几十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托人找关系,挤进今天年轻人不屑一顾的被称之为“血汗工厂”的上亿沉默农民工呢?


他们没有手机作为传声筒,也无力在虚拟世界里留下痕迹。


他们如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沙砾,无声地承受着高速发展撕裂的疼痛与代价,他们疲惫的身影和沉默的汗水,被轻而易举地排除在怀旧滤镜之外。


如果觉得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活的不容易,那么


还有几亿被土地束缚,只能种地的农民呢?


要知道,农业税是在2005年,才开始取消,而就在取消的前一年,还有因为征收三提五统而出现的“剧烈冲突”


他们的故事,被时代宏大的叙事所遮蔽,成为怀旧图景中缺失的像素点。


历史终究是在进步的。


而今天我们所感知到的许多“不美好”,其实二十年前或许也都在,只是今天被看见罢了。


04


过去并非遍地黄金,未来也绝非荆棘密布。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与阵痛,也孕育着各自破局的机遇与韧性。


70、80后的“机会”伴随着转型期的动荡与匮乏;今日年轻人面临的“承压”,则是在更高发展平台上的结构性调整。


正如当年那些在绿皮火车上颠簸、在工厂流水线上沉默的身影,最终成为了推动社会前进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天的探索与焦虑,同样在塑造着未来的轮廓。


今天我聊这些,并不是说过去不好。而是只有承认过去的不完美,我们便不会在怀旧中迷失


而理解当下的困境是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才能更有韧性地开拓前路。


时代洪流奔涌不息,每一代人都背负着各自的使命。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也终将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的拼图上留下奋斗的印记。


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已有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