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前瞻!

2025年08月17日

01



最近时间的抵近,9.3阅兵的讨论慢慢多了起来。


尤其是在美俄首脑刚刚会晤之后的当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化的当下,在二战的历史(zhixu)已经快要被扭曲和模糊的当下。


这次阅兵的重要性,或许已经超出了阅兵这件事本身。和十年前的阅兵相比,其意义和影响,是绝然不同的。


今天,我就一些观察和思考,聊聊自己的想法。


02


先说说“保密”


随着一次次演练的深入,关于9.3的图片也流传出来不少,有真有假,评论也不少。


上一次9.3阅兵,是十年前。那时候自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保密工作比今天好做很多。


而在一个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能拍照录像的时代,任何的大型活动和战斗演练,其实想做到保密是很难的。


而且,因为媒体和渠道的多元性,任何信息只要一出现,可能几分钟就传遍全球了。


所以,即便在国内能做到适当的“保密”,可能海外的信息已经漏的和“筛子”一样了。


而很多出口再转内销的“二手消息”,不仅可能更容易迷惑人,也更容易被带节奏。


一次阅兵的信息还好,如果是真实的战争,真实的军事行动,那关于“保密”这个问题,可能就更复杂了。


(最近SS的一些视频和照片,不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么?)


这一点,不管是过去几年依然“热”的俄乌战场,还是似乎“冷”下去的巴以战场,应该都有比较成熟的“保密”经验。


我觉得,应该有许多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的。


03


既然说了“保密”,就再说说“舆论战”


这个世界其实越来越抽象。


我们很多时候,还觉得总要有一些真东西在手上,才能“赢”。


实际上,这个世界的“赢”学的定义已经大大的拓展了。


我们三个不同造型的的新飞机已经在天上飞了,“赢”的幅度(政治上和经济上)还不如懂王在屏幕上放个PPT。


印度的飞机都已经“摔”了多少架了,也不耽误它们全国放假庆祝,外交组团去全球宣扬自己赢麻了。


9.3上出现的新装备固然很重要,但如何把这些新装备“介绍好”,“宣传好”,让国内外都知道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可能更重要。


毕竟,如果不真刀真枪做过一场的话,那装备的好坏,的确3分靠实力,7分靠宣传。


比如比亚迪的一些技术,如果出现在BBA或者日本车上,估计早就被吹上天了,都不知道“工匠精神”多少回了,但是在中国车身上,就有那么一些“不温不火”。


再比如华为这些年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上的创新,如果换成是苹果推出类似的产品,估计早都在全球让资本市场疯狂了。但是华为出品的声量,就要小很多很多。


这还已经是“营销”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了,那部队的宣传,武器装备的宣传,就更“一言难尽”了。


太过于继承过去“战忽局”的作风,而这个时代,或许更需要的是“战恐局”。


我个人建议哈,在不违反保密条款的前提下,不如邀请一些现在很火的B站博主,去做做“测评”。


毕竟,长安街阅兵是阅兵,互联网阅兵也是阅兵呀。


04


最后说说“技术代差”


虽然我并不知道在这次9.3阅兵上,会展示怎样的技术。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也就是这一次的阅兵,大概是全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军事装备的巅峰之作。


第三次技术革命下的装备,是如何被定义的呢?


那应该还是美国90年代初发动的的海湾战争。


作为冷战后首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军展示的军事技术,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颠覆性震撼。


不管是美军通过卫星、预警机、电子战系统构建全域战场感知网络的指挥控制系统。


还是美国的精确制导武器,和空地协同打击能力。


又或者是融合陆、海、空、太空和电磁力量,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海湾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国军事思想的根本性变革。我们也将军事战略从“全面战争”调整为“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启动国防科技的彻底变革。


今天,如果说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底座上,那么中国或许在许多方面,不仅赶上,甚至超越了美国。


相信在9.3阅兵上一系列先进武器装备,也会证明这些年我们的厚积薄发和成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到来了。


而围绕着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技术,一定会诞生新的作战方法和作战体系。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方面我们的积累也很多。


而不出意外的话,在2035年9月3日阅兵之前,世界上大概率一定会爆发一次,依托于“第四次技术革命”下的战争。


而我衷心的希望,在那个时候,我们不再是追随者和模仿者,而是引领者和首创者。


最后,祝9.3阅兵顺顺利利。

已有25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