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靠什么

2025年08月20日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的对数下滑到181万对,比去年又少了15万对,而离婚则涨到63万对,离婚结婚比超过了1/3。


2024年的结婚对数已经创下40年新低,骤降到610.6万对。如今全国婚庆行业业务量大幅骤减,婚庆也被迫向”高质量“方向内卷。


图片


虽然我们刺激生育的政策已经落地,但其实结婚才是最大的产业链,因为很多行业未来的收入都是由今天的出生人口决定。所以要扩大内需,首先要刺激人口增长,而结婚正是关键的第一步。


经济发展起来的国家其实都面临结婚率低的问题,特别是邻国日本。1980年日本50岁还没有结过婚的男性比例为2.6%;而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攀升至28.3%。


结婚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日本年收入低于300万日元(约15万人民币)的男性结婚率,显著低于年收入500万以上的男性;年收入300万能找到对象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低于150万日元(约7.5万人民币)则几乎毫无希望。


日本在经历泡沫期后,劳动市场不稳定,高薪阶层越来越少,社会阶层向下流动,中产沦为底层。而底层的人口不仅收入低下,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也全面下降。


《下流社会》中写道,底层男性热衷于上网,沉溺于廉价的娱乐和成瘾的快乐中,没有储蓄和长远规划,在结婚市场上很难拥有竞争力。


图片

介绍日本社会状况的《下流社会》


曾经日本政府也在想办法,去别的国家给本国男性娶媳妇。但随着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改善,愿意将自己嫁到日本的年轻外国女性也越来越少了,“结婚难民”越来越多。


说到底,结婚率下跌的背后是婚姻制度的阶层化。

婚姻已经成了市场,人人都是待价而沽的商品。男女都在投资自己,通过学历、外貌、收入等维度筛出赛道,不愿向下兼容、只想向上攀附。


日本曾发布过一组数据,相比进入婚姻,90%的年轻女性更愿意单身。一生要强的东亚人,连结婚都要通过报班去提升竞争力,只为了不给后半生留下遗憾。


图片


所以,恋爱是缘分,结婚是配对;敢生是结果,登记是关键。转向内需驱动的东大,还将思考更多方法,让适龄男女的收入水平跟得上社会进步的节奏。


尤其得注意,不要只把补贴和恩惠施给已有经济条件结婚和生育的家庭,这简直是在用穷人的税收补贴相对富裕者,倒反天罡了。


有人才有一切。

已有9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