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7号,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宣布,为了自民党内部团结他决定辞职。
表面上,石破茂辞职是为自民党在今年7月的日本参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负责。
实际上,是石破茂和自民党各大派系大佬压不住自民党内部的内斗。
石破茂在自民党党内是不合群的异类,他基本上把日本职场和政坛所有不该踩的雷都踩了。
这样的人在日本政坛是混不出头的,所以石破茂在连续4次党首选举后,到了24年自民党贪污大丑闻后才在去年8月当选随后成为首相。
可以说石破茂完美阐释了什么叫“混乱是阶梯”。
他能当选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自民党内部其他大佬选择在这个时候明哲保身,因为新首相必然要面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各种焦头烂额的破事。
然而,自民党无论是哪个大佬,都没有信心说自己能力挽狂澜,拯日本于危难。
所以,石破茂的首相大位说好听点叫首相,说难听点叫祭品,以他石破茂为柴薪,点亮下一任首相的康庄大道。
严格来说,石破茂不光要为今年7月的参院失利负责。去年的众院大选丢了多数席导致联合执政,今年夏天东京地区议会选举丢了多数席,算上参院是三连败。
理论上光一个众院选举失利就足以让党首辞职,但是局势不明朗没大佬敢露头,所以这个替罪羊还得继续是石破茂。
或者说石破茂必须继续是首相。
但是,现在无论是大佬们还是石破茂都压不住自民党党内的躁动了。
因为现在的日本内外交困,波及到自民党党内就是有人开始蠢蠢欲动,觉得自己的时刻到了。
现在,脆弱的平衡破碎了,石破茂必须引咎辞职,为新一轮混战拉开序幕。
问题是,日本积重难返。
等于自民党的大佬争个头破血流,然后成为下一个石破茂。
所以,我大胆预测,下一个日本首相会是个小丑,小丑到日本人想念石破茂。
这个判断基于我的一个暴论,石破茂的失败就是自民党的失败,自民党现在没人知道怎么救日本。
日本是个制造业大国,即使日本产品没有美国硅谷的酷炫,也没有中国制造的天马行空,但是日本同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和AI时代的双料隐形赢家。
但是,和德国制造业可以养活养好德国人不一样的是,经历了广场协议打击的日本经济供养不起所有日本人。
再加上日本根深蒂固的阶级固化,造就现在这个死寂低欲又压抑的日本。
所以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成了所谓的垮掉的一代,原因就是当社会吃不下那么多就业创造不了那么多价值时,奋斗成了徒劳,那自然人们会选择不奋斗。
结果就是,整个日本经济陷入了停滞,一方面大量日本人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日本被迫开放劳动市场给外国人。
这个矛盾又讽刺的现象下,日本政府已经试过理论上最高效的大规模政府投资刺激经济。
结果的刺激效果不佳,到了今年经济没刺激起来,反而造就了现在民众吃不消的通货膨胀。
经济从停滞到半衰退,所以自民党和石破茂有了三连败。
注意了,日本的议会制政体和英国一样,很容易迭代出世代相传的稳赢选区,比如鸠山家就是从明治维新时代开始到今天还活跃在日本政坛上。
所以自民党从1955年建党开始就可以创建一个半党制的55年体制,在左派式微后屹立不倒到今天。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自民党三连败,足见日本社会对自民党的失望。
但是,日本社会确实对自民党失望,细看国会构成会发现日本社会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右翼。
等于,即使右翼在经历了经济下行和自民党腐败这两大的重创下,右依旧是日本社会和民意的主基调。
经济上透支信心,政治上一趟死水,社会上泾渭分明,只能说下一任日本首相倒霉到家了。
再加上现在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的总统是一个信奉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特朗普。
在特朗普的贸易战下,北美和西欧这两大消费市场吃不下世界现有的产能,导致各大制造业大国被迫陷入经济战。
好巧不巧,区域强国同时也是制造业国家。
所以,除非爱与友情的魔法重启市场信心,否则日本未来这几年的日子不会好过。
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存在着巨大的没落风险。
但是,东亚有不可逾越的我国,有同样深陷泥潭的韩国。
而欧洲几国一样废拉不堪。
正所谓熊来了你不需要跑最快,你只要跑得比后面一人更快就可以活。
现在的日本也是一样,日本确实有大问题,但是问题大到日本从此泯然众国,那大概率不会发生。
至于石破茂本人,他为日本尽力了,他也无愧于自民党。
至于下一个自民党党首是谁,下一个党首能不能稳住自民党执政联盟不触发新议会选举,石破茂不在乎了。
这首相爱是谁是谁,反正这位子石破茂来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