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的敏昂莱大将!
2025年09月08日
64628
与许多来去匆匆的朋友不同,缅甸敏昂莱大将有一种来了中国就不想回去的感觉。在此次“上合+阅兵”组合活动中,他很可能是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位。敏昂莱从缅甸出发前,缅军军官和中国驻缅使馆人员为其送行。8月30日下午1点,敏昂莱乘机抵达天津,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缅甸并不是上合成员国,它属于“对话伙伴”那一类,按道理没必要搞太大阵仗。但考虑到这是自2021年政变以来敏昂莱最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动,被视为打开局面的关键抓手,因缅方对此格外重视,除留守坐镇的副大将梭温外,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都带上了。自从与民盟翻脸以来,缅军收回了行政权,上上下下全是“将军们”在管事,连陪同出访的新闻发言人都是个少将。尽管如此,敏昂莱一行全都穿上了西装,以展现“正常国家”形象。前文说中方的接待思路是“先走的先会谈,后走的后会谈,坐火车来的最后谈”,其实不完全对。因为还有几位是8月30日中午就到的,比如敏昂莱,对于特别早到的朋友,中方也优先安排了会晤,毕竟后面档期紧张。8月30日下午5时,中方于天津迎宾馆正式会晤敏昂莱。期间敏昂莱重提“中缅经济走廊”等议程,包括皎漂深水港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以及一度被搁置的密松水电站,同时也希望中方出面斡旋其与北方割裂武装的关系。缅甸是中国西南地区往印度洋方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可以直接绕过马六甲海峡。中国境内昆明至边境口岸瑞丽的铁路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本届上合峰会的重头戏在9月1日,8月31日主要是一些欢迎活动和晚宴。既然缅甸代表团8月30日就已经到了,那31日也不能闲着,于是当天上午敏昂莱出席了在天津唐拉雅秀酒店举行的“缅甸-中国经济合作促进交流会”。敏昂莱表示,正考虑成立缅中商务合作小组,以具体推动和落实投资意向,促进业务快速发展。推介会结束后,敏昂莱还跟中缅两国商界人士一起吃了个午饭。8月31日下午,敏昂莱会见来华出席上合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缅甸被新德里视为“东进战略”(即扩大在东南亚影响力)的桥头堡,莫迪政府跟缅军的关系一直非常好,经常向缅军提供军事援助,包括105毫米无坐力炮、炮弹、枪械、雷达、迫击炮、通讯工具以及作战用计算机软件等。军政府今年12月要举行大选,西方国家普遍不认可,印度则积极支持。缅甸边疆地区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地方武装,军政府已无力处理,但截至目前军方仍拥有对主要城市和平原地区的控制权。缅甸今年12月要大选,根据军政府展开的全国人口普查,只能统计到330个县镇中的145个。不过缅甸只是“对话伙伴”,它参与的会议叫“上合峰会+”,时间是在当天下午。上午敏昂莱没闲着,他跑去了天津港参观,听取关于港口建设、物流体系及智能化管理的汇报,并就港口贸易规模、国际合作项目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敏昂莱考察港口工作很容易让外界联想起皎漂港——皎漂港及与之配套的“木姐-曼德勒-皎漂铁路”是中缅经济走廊最著名的规划项目,与云南大瑞高速铁路相连。中方很早就把相关规划跟缅甸政府做了沟通,只可惜因政局动荡,进展极其缓慢。参观完天津港后,敏昂莱与老挝领导人通伦举行闭门会谈。除了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外,缅甸最重视的就是东盟内部关系,军政府特别希望重返东盟。老挝是此次峰会的“特邀嘉宾”,刚刚成为“上合对话伙伴”,所以二人正好趁着上午的间隙聊一聊。9月1日下午,“上合组织+”会议举行,下图为敏昂莱在做发言。敏昂莱利用宝贵的多边场合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交谈。说起来缅甸曾经是东南亚铁路大国,拥有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的铁路和1000多个火车站。这里面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中缅铁路,其前身为二战时期的滇缅铁路。为打通战时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国际运输通道,1938年12月,自昆明至缅甸掸邦首府腊戍的滇缅铁路正式开建。然而随着日军于1942年3月、4月分别占领仰光、腊戍,滇缅铁路被迫停建,西段已修好的桥梁与路基也不得不炸毁。八十多年过去了,中国早已是天翻地覆,可缅甸还在用当初那些老铁路,几十公里往往要走两三个小时。抵达北京后,敏昂莱于当天下午直奔北京八大处公园灵光寺参拜。敏昂莱经常拜佛,不知道他是不是信了那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长期混迹于缅军的敏昂莱打了半辈子仗,曾任缅甸国防军金三角区域司令部司令,他年轻时的形象(如下图)很符合港片里的金三角画风。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他同星夜赶来的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进行交谈。前面提到,军政府很希望重回东盟,作为东盟第一大国的印尼自然在这一问题上有相当影响力。敏昂莱是极少数几个跟朝鲜领导人握手交谈的外国首脑——看座椅后面的国旗,旁边应该是韩国议长,即敏昂莱的座位被排在元首/政府首脑席最靠边的位置。不知道敏昂莱有没有回忆起自己在缅甸国内阅兵的画面——阅兵结束后的午宴上,缅甸官媒发了一张罕见的餐具细节照——上合峰会开完了,阅兵也看了,宴会也参加了,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都打道回府,可对敏昂莱来说这才刚刚开始。9月3日下午,敏昂莱率一众人马参观了北京特变电工(TBEA)公司。无论港口还是输电,敏昂莱此行的考察都挺有针对性,一个没有高效便捷物流,一个连电力系统都堪忧的地方,怎么招商引资呢?9月4日上午8点,敏昂莱率领高级代表团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程前往哈尔滨。接下来两天他先后考察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智慧农业展示馆和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访问期间,敏昂莱详细了解了卫星、导弹、无人机等科研成果,以及航天器发射、月球着陆等,还询问了有关核武器与氢弹试验的话题。期间双方互赠礼物,敏昂莱好像送给了哈工大一些当地的咖啡特产。9月5日下午,敏昂莱乘专机从哈尔滨飞往四川成都,继续开展交流活动。成都此行他重点考察了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在抗震技术与灾后重建主题展示区,敏昂莱停留良久。他与中建西南院总工程师和技术团队深入交流,频频提问,如“这些技术能否适配缅甸高温高湿气候?”“快速重建的同时如何保障建筑寿命?”值得一提的是,敏昂莱近期对中国科技发展似乎非常感兴趣。去年11月,借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的契机,他先后访问了昆明、重庆、深圳三座城市,领着一众缅军将领逛公园、看展览馆、看企业,还亲身体验了几款比亚迪的车,并获赠一个模型。9月6日下午,敏昂莱在成都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记者发布会,详细介绍访问成果并接受采访。至此,从8月30日至9月6日为期八天的访问正式落下帷幕。最近几年缅甸军政府可谓是内外交困,国内面临各种地方武装的军事压力,国外遭到排斥挤压,连联合国席位都丢了。作为军政府掌门人,敏昂莱希望通过今年12月的大选恢复“正常国家”身份,尽快重回东盟大家庭。目前中南半岛上的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对军政府态度比较温和,假如再获得印尼支持,并非没有希望。2022年11月的东盟峰会上,全家福合影只有九位领导人上台,敏昂莱被排除在外。对华态度方面,经历过一番软硬较量后,近期敏昂莱的立场大幅温和。先前他曾暗指“有外部势力干涉缅北冲突”,不过自2024下半年以来,又多次发表示好言论,直到此次长时间访华之行。实际上,中国在缅甸的核心利益是确保边境安全,防止难民涌入,继续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以及解决电诈问题,这与缅甸军政府的诉求并无明显冲突。只是当下跟“中缅经济走廊”相关的很多地区已不在军政府管辖范围内,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敏昂莱有点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蒋,算是个“武林盟主”。缅甸是东南亚大国,面积67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万,从地缘角度看,它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接壤且直通印度洋的东南亚国家。一个封闭自守的缅甸对中国来说意义不大,中方希望看到缅甸稳步走上发展道路,并将其纳入以中国为中心的基础设施网络。某种意义上讲,缅甸是中国“印度洋战略”里一张尚待兑现的王牌。
赞
赞
已有20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