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再现“短命总理”魔咒!

2025年09月09日

法国政坛再次上演权力更迭

图片

当地时间9月8日,法国国民议会举行了一场决定政府命运的信任投票

投票结果残酷而明确:364票反对、194票支持。

显而易见,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未能通过信任投票。预计9日贝鲁将代表政府向总统马克龙正式递交辞呈,结束其不到9个月的执政生涯,成为马克龙任期内又一位匆匆下台的政府首脑

这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究竟从何而起

一切还得从贝鲁政府那个备受争议的财政紧缩方案说起

近两年,法国政府一直面临着极为严重的财政压力去年法国的财政赤字几乎是欧盟规定的3%经济产出上限的两倍,公共债务达到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3.9%。

图片

为了防止公共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整个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局今年7月,贝鲁提出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紧缩计划:削减438亿欧元支出、取消两个法定假日、提高退休年龄、缩减医疗支出。

然而,该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左翼政党"不屈法国"领导人梅朗雄斥责这是"对工人阶级的宣战",极右翼"国民联盟"领袖勒庞则呼吁"捍卫法国传统"。

图片

更让政府措手不及的是,连执政党内部也出现了反对声音多位议员表示,如此激进的改革方案在当前政治环境下"根本不现实"。

眼看预算计划无望通过议会投票,贝鲁在8月25日宣布,马克龙已经同意于9月8日召集国民议会举行特别会议,对政府进行信任投票,试图以此扭转当前执政困局,打破因预算案争议引发的政治僵局。

甚至贝鲁在最后演讲中仍然试图力挽狂澜:"我知道这些措施令人痛苦,但我们的国家需要勇气和团结"。

然而这句话在分裂的议会中显得苍白无力,他的呼吁很明显未能打动反对派议员们。

贝鲁的离去,延续了法国近年来的政治不稳定态势。他成为马克龙2017年就职以来的第六位总理,也是近三年内第四位离职的政府首脑。

图片

自2022年起,法国总理就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先是2022年至2024年,伊丽莎白·博尔内作为法国首位女总理执政一年有余接着2024年初,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以史上最年轻总理身份上任,却仅在任9个月就递交了辞呈;随后米歇尔·巴尼耶接任,但任期更是不足百日如今,第四位弗朗索瓦·贝鲁也是走上了前辈们的老路,仅执政9个月就黯然离场。

为何在这短短两年间,法国总理更换的频率如此之高呢?

首先,法国独特的半总统共和制政治体制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体制下,总统掌握着广泛的权力,包括任命总理。然而,总统与议会之间的权力平衡较为微妙。当总统所在政党在议会中不占多数时,总统与议会之间容易产生分歧,总理则往往成为这种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图片

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在国民议会中居少数地位,这使得政府的政策推行面临重重阻碍,总理需要在总统的施政目标与议会的反对意见之间艰难斡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信任危机。

特别是去年6月议会选举后,法国政坛形成左翼、中间派和极右翼"三足鼎立"的局面。没有任何一派能够单独掌控议会多数,每个派系都拥有改变力量平衡的选票,这导致组建稳定执政联盟变得异常困难,每个重大法案都需要艰难的跨党派谈判。

其次,法国社会内部存在着深刻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分歧。不同政治派别、利益集团之间在经济政策、社会福利、移民等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贝鲁政府提出的预算紧缩计划,触及了许多人的利益,引发了广泛的反对,导致政府在议会中失去支持。

最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压力也对法国政治产生了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使得法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债务负担加重等问题,政府在应对这些挑战时稍有差池,就容易引发政治动荡。

这场“法国总理轮换门”大戏的持续上映,又将引发什么后果呢?

其一,政策连续性断裂,政府行政低效

一方面,频繁更换总理导致政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严重破坏,政策难以有效推行。例如,贝鲁政府提出的2026年预算计划、巴尼耶政府的医保支出削减计划,均因执政周期过短、议会反对而流产,政策反复使法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图片

另一方面,新总理上任需重新组建团队、协调部门权责制定相关政策,面对紧迫问题时,新政府极易出现反应迟缓,政治效率低下等问题。

除此之外,短期执政周期使新政府难以推进实质性改革,如阿塔尔任总理仅半年便辞职,其推动的“恢复留级制度”等教育改革尚未落地便搁置。

图片

其二,影响投资者信心,阻碍经济复苏和发展。

法国本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政府频繁更迭将致使企业和投资者对法国经济前景愈发担忧,不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评级机构Fitch表示,法国信贷评级存在下调风险。

其三,民众信任度下降,社会不满情绪加剧

频繁更换总理让民众觉得政府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对政治体制产生怀疑,可能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法国此前就因政府政策引发了多轮民众抗议活动。

图片

其四,引发欧洲连锁反应,欧盟领导力与外交话语权弱化。

在国际谈判中,领导层频繁变动使法国难以形成稳定立场,欧盟预算谈判、对俄政策协调等事务中,法国的决策效率与可信度均受质疑。

欧盟委员会已委婉表达关切,要求法国"尽快恢复政治稳定"德国总理肖尔茨与马克龙进行了紧急通话,强调"一个稳定的法国对欧洲至关重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则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分析人士警告,若法国持续动荡,可能影响欧盟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的使用效率,甚至拖累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并且金融市场已经作出反应,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8%,法国CAC40指数下挫2.3%,银行股跌幅尤为显著。

话说回来,此次贝鲁的下台能解决法国的政治僵局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如今的局面下,马克龙要找到能获得议会多数支持的新总理难如登天。

目前可能的总理接任者名单上,包括前总理爱德华·菲利普、国民议会议长娅埃尔·布朗-皮韦、甚至欧盟央行前行长德拉吉。

但无论谁接手,都将面临同一个无解难题:如何在分裂的议会中推行必要的财政改革?

图片

分析显示,若无法有效控制赤字,法国债务比例到2030年可能飙升至125%。更糟糕的是,最新民调显示49%的民众要求马克龙本人辞职,总统的政治资本正在快速流失。

贝鲁的辞职只是法国政治动荡的一个缩影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制度能否经受住这场空前考验?新总理能否力挽狂澜,打破当前的政治僵局未来,法国将走向何方

图片

让我们拭目以待。

已有1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