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宇宙工业中心!

2025年09月13日

前几天,我一直在山东。

早就知道山东是拥有全世界“最全工业体系”的省份,但一路从威海、潍坊、滨州等地走过,亲眼见识了造船、金属、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医疗器械、纺织、特种装备……才发现山东强的可怕。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工业克苏鲁”,山东可以算是是一个缩影,几乎没有什么不能生产,几乎任何一个地方,都拥有完善产业链,没有任何短板。

工业大类中,山东拥有全部 41个,这是全球唯一!

206个工业中类,山东有196个,全国唯一,全球唯一。656个工业小类,山东有556个,全国唯一,全球唯一。

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显示,山东以23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位居全国第一。

我们看了威高、天力、广泰、富源、金佰特、创新合金、魏桥等各个行业的顶尖企业,发现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当年他们很多都是小工业门类中的一环,是些生产配套设备、简单工业品的小作坊,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一个个就都是打通上下产业链,各方面自主可控,完全没有短板的巨人了,当年的甲方和供应商的生意,他们都做了,而且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山东的企业家,大多数都是专注于制造业的实业家,非常有家国情怀,而且不藏着掖着,开口就是“凭什么咱们中国人不能造”?

比如说如今生产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心脏支架、新材料骨骼的威高集团,一开始是时候,只是生产输液器的一家小企业,威高创始人陈学利最初只是威海田村镇王家钦村的支书,为了企业的发展,他还在1990年奔赴苏联搞贸易,获取原材料……一路走来可谓是筚路蓝缕。然而威高在几十年间不断创新、不断研发,最终把整个体系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成为了500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商之一。

如今,威高先后有106多个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2021年10月,他们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打破了几十年来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再比如说当年广泰集团的创始人,当年看到尼克松访华的时候,自带了一辆电源车(飞机在地面时为飞机载设备供电),顿时就不高兴了,他说堂堂中国就不能造一台电源车吗?于是创立广泰,说干就干,自力更生,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所有的空港特种装备全部能够生产,不仅如此,还能生产各种特种救援车、医疗车、消防机器人、无人驾驶消防车、载重上百公斤的大型无人机、高速固定翼无人机……某些特种设备,看起来像变形金刚一样。

广泰如今是全球唯一一家能为一座机场、一架飞机配齐所有空港装备的制造商,威海广泰的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12种装备世界首创,29种填补行业空白。

山东滨州,是世界铝业中心,涵盖了从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炼制、电解铝生产,到铝型材加工、铝精深制造,再到再生铝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据统计,该集群汇聚了 237 家涉铝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 142 家,还拥有 12 个专业化园区 。

山东创新集团,拥有全球首创的全流程废铝保级回收技术,通过“双室熔炼+在线除气”系统,使回收后的废铝最终产出的铝材纯度稳定在99.8%。这一纯度完全满足3C领域对材料的严苛要求。目前,该企业每年在3C领域的铝合金型材产量达10万吨。

铝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极其重要,航空材料、高端汽车底盘、高端电器、3C数码外壳……都需要铝,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很多都开始使用全铝车身,全铝底盘,再生铝比传统钢材轻40%,创新集团优化了再生铝的合金配方,通过调整镁、铜等元素比例,并改善挤压工艺,使材料抗拉强度超过310MPa。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我国炼铝产业在全世界是什么地位——独一无二,一骑绝尘,2024年,中国氧化铝产量8552.2万吨,电解铝产量4400万吨,铝材产量6783.1万吨,占全世界的60%,而2024年山东电解铝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

电解铝需要极其充沛的电力,只有我们拥有如此强大高效的能源供应……对了,炼铝工业的副产品,就是特殊材料“镓”,这下知道美国为什么不能生产氮化镓了吧,知道为什么美国飞机总是“难产”吧。

当我们到了魏桥集团的纺织车间时,感受到了一种工业朋克的震撼,那是真正的无人车间,无数巨大的纺织机在轰隆隆工作,在智能设备控制下,棉线有条不紊来回穿梭……我忽然想起了很多年前德国鼓吹的“工业4.0”,这不就是当年他们幻想的场面吗?超强的智能化控制,超强的工业通信,超高的生产效率。

然而,他们的PPT,我们实现了,而他们,电厂关闭,企业拆除,工业0.4了。那飞速转动、永不停歇的机器,就是历史的车轮,把西方狠狠碾下去了。

美国副总统万斯曾经充满怨气地说:“一开始,美国提倡全球化,目的是让富裕国家更进一步向价值链上游移动,占领高端,让贫穷国家生产低价值商品,维持我们是优势地位……但是我们搞错了,中国不但做低端,他们连高精尖也不放过,整个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全部落到他们手中了”。

这其实就是美国政客经常批评我们的“从低端到高端”、“抓大不放小”。什么叫“抓大不放小”,说的是,当中国在高端产业链取得突破的时候,并没有像美国、欧洲一样,开始放弃“低端产业”,实际上,中国一边造火箭飞船军舰飞机计算机,一边继续扩大在纺织业、化工、小商品制造业的优势,并且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产业革命,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来解决从低到高的所有制造业。也就是说——所谓“低端制造业”,在中国都变成了高科技的“制造业”,别人无法模仿,产业从根本上也无法转移,美国遭遇的“制造业空心化”,在我们这边是伪命题。

美国人震惊地发现,他们无法把高端手机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出去,甚至也无法把鞋子、T恤、玩具等低端制造业从中国转移出去……因为全产业链、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全球仅此一家。

美国政客忘了,正是他们推崇的市场经济、自由贸易,造就了中国制造的“既大又强”、“抓大不放小”,因为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中国都能通过规模化培养出最强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科学,相控阵雷达背后是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背后是特殊金属冶炼,特殊金属冶炼背后是电能,还需要化工、材料、自动化一系列的产业支持……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可能在放弃“低端”的基础上掌握“高端”,当一个国家掌握所有“低端”的同时,“高端”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当一个国家的所有“低端”产业全部荒废的时候,“高端”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随时随地被取代。

这一切的基础,一方面是长达几十年是工业基础打造,哪怕是面对封锁打压,我们也没放弃过任何一个产业,从没有幻想过西方会白送给我们技术,我们一直在追求独立自主之路;另一方面是人,是教育,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教育出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当6000万顶级做题家开始认真工作的时候,胜负就已经定下了。

昨天的新闻告诉我——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到了这个时候,我就有了一种感觉——我们才是一个真正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我们才是一个真正建成工业文明的民族。
已有12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