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的“谢幕秀”!

2025年10月03日

日本首相石破茂要卸任了,临走前的“最后一访”没选华盛顿,也没选东京周边,偏偏敲定了韩国釜山。9月30日启程的这场访问,被日韩官方包装成“穿梭外交”的典范,实则从头到脚都透着算计——既像给下任政府留的“政治遗产”,更像演给共同盟友美国看的“忠诚汇报”。

抛开那些“深化合作”的话术,本质不过是一场充满功利心的外交谢幕秀。

要理解这场访问的深意,得先看清石破茂的“三重私心”。作为即将下台却不想彻底淡出政坛的政客,他的每一步都在为自己和身后的政治版图铺路。

第一重心思,是给履历刷上“外交遗产”的金边。去年10月刚上任,石破茂就急着跟当时的韩国总统尹锡悦通电话,把“穿梭外交”挂在嘴边。今年8月韩国总统李在明打破惯例,把上任首访交给日本,算是给足了他面子。如今石破茂回访,表面是“兑现承诺”,实则是要把“重启穿梭外交”的功劳牢牢算在自己头上。

更关键的是,这出戏得让美国满意——毕竟华盛顿盼着日韩抱成团,好巩固自己在亚太的霸权根基,石破茂这波操作,等于给美国交了份漂亮的“同盟答卷”。

图片

第二重心思,是给下届政府“套紧箍咒”。日本政坛的右倾化早就不是秘密,参议院选举里新兴右翼民粹政党异军突起,下任首相大概率是个对华对韩更强硬的主儿。石破茂趁着卸任前敲定访韩,就是想把“日韩合作”变成既定事实,哪怕只是表面文章,也能降低下届政府急转弯的可能性。这就像离职前赶紧签好合作框架,管它后续能不能落地,至少自己落个“有远见”的名声。

第三重心思,是为自己攒够“政治资本”。石破茂辞职是被党内派系逼的,可他压根没想过退隐——自民党里的“反安麻”势力还等着他牵头,未来的政坛博弈少不了他的身影。这场访韩之行既能展现自己在外交领域的影响力,又能拉拢对韩合作派势力,简直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政治投资。毕竟在日本政坛,“外交实绩”从来都是攒人脉、争地位的硬通货。

当然,戏要演全套,议题清单也得做得像模像样。

从官方放出的风声看,日韩打算在经贸、安全、社会三大领域“秀恩爱”。经济上聊氢能、人工智能,听起来挺时髦,本质还是想在新兴产业里抱团取暖,好跟中、美掰手腕;安全上则直奔主题,要在美日韩框架里深化合作,前不久三国刚在韩国周边搞完“自由之刃”联合训练,这次不过是想把军事捆绑再拧紧点。

最讽刺的是社会领域的“少子老龄化合作”。两个在历史问题上吵了几十年的国家,突然要坐下来交流民生政策,难免让人想起“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的戏码——可惜这对“夫妻”连历史旧账都没算清,所谓的政策借鉴不过是避重就轻的幌子。更别提借韩国主办APEC会议的由头聊中日韩合作,纯属把多边平台当成了日韩秀关系的背景板。

图片

可再精致的戏码,也遮不住骨子里的矛盾。

石破茂这场“谢幕外交”再热闹,也解决不了日韩之间的“老大难”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历史认知鸿沟——近七成日本民众觉得“道歉够了”,而认同这一点的韩国人只有10%左右。一边是刻意淡化殖民历史的“健忘症”,一边是刻骨铭心的民族创伤,这种温差可不是几次会谈、几顿晚餐能抹平的。

领土争端更是埋在脚下的地雷。独岛(日本称竹岛)的主权争议只是被暂时按下,就像没拆引信的炸弹,说不定哪天就被国内政治点燃。尹锡悦政府当年搞“对日友好”被骂成“屈辱外交”,李在明上任前也痛批过日本,如今突然转调搞“实用外交”,无非是现实利益作祟,但民间的反日情绪从来没消失过。

更要命的是两国国内政治的“反向拉扯”。日本右翼势力抬头,排外思潮蔓延,下届政府很可能更纵容修正史观;而韩国李在明是进步派政权,跟日本保守势力在根本理念上就不对付。这种“先天矛盾”决定了日韩关系只能是“阶段性回暖”,哪天国内政治需要,搁置的问题随时能翻出来变成新争端。

图片

说到底,石破茂的“最后一访”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对他自己,是卸任前的“加分项”;对美国,是同盟忠诚的“证明题”;对日韩关系,不过是给脆弱的合作蒙上一层暂时的遮羞布。毕竟没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诚意,没有尊重彼此民意的自觉,再频繁的“穿梭外交”也只是往返于谎言与利益之间的徒劳奔波。

等到石破茂卸任,新首相上台,这场“谢幕秀”的效果恐怕就要打折扣。毕竟在东亚的地缘棋盘上,靠表演维系的关系,从来都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而那些被暂时搁置的矛盾,终会在某个时刻,给这场看似热闹的外交闹剧写下最真实的注脚。

已有0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