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近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将正式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不管是长期稳定跑单,还是过渡兼职的骑手,从今天开始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参与。
这是行业内首个面向全部骑手开放的社保补贴办法,骑手自愿交平台补一半,比预期提前两个月覆盖全国。

一个完整的骑手福利保障网也首次展现出来,可以说是美团四年来所有调研的总和。
骑手的工伤保险主要是新职伤,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17个省市,后续也会继续覆盖全国,目前美团累计交了超过20亿保费。高温严寒等极端天气下,骑手还有补贴,大病关怀的范围拓宽到骑手家庭,子女教育基金甚至面向全行业骑手。保险之外,还有免费按摩等更细节的职业专属福利。
外卖行业热闹了一年,但最终是美团率先完成了骑手社保全覆盖。
一
这一年的舆论场倒是搞得很热闹,大概在半年前,骑手和社保的争议话题蔓延了起来,当时的新闻炒的满天飞,行业里都在比谁的方案先出炉,但这种声音只持续了一阵。现在看来,只有美团时不时低调公布一下进展,同行的后续动作是基本看不见的。
我们随便对比一下京东和饿了么的方案,京东给外卖骑手的是传统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公积金,看起来标准很高。但是京东需要的是固定的工作模式,是把一小部分骑手抽离出来,把送外卖变成有相对固定地点、较长时长的全职工作,符合一小部分追求稳定工作人群的需求。
但是还有百万京东兼职骑手,人家不是全职,流动性较高,所以相关的保障是享受不到的。除了一个意外伤害和一个医疗补贴,其他的保障是没有的。
饿了么的方案虽然也覆盖兼职骑手,但是除了必要的工伤保险,提供的保险补贴只有养老和医疗,住房保障也是没有的,而且还在少部分城市试点中,没有全面推广。
横向对比其他产业的社保,比如说网约车行业,社保覆盖是基本没有的,只有和车相关的保障,还有保洁、月嫂等,根本找不到企业上社保,网约车相对之下把人力资源放在外包公司,给自己的公司节省下来不少钱的办法,已经很文明了。

遇上不文明的MCN,打工完还得欠公司一屁股债,对比之下,一次性覆盖几百万人的社保补贴,没有什么行业做过。
对比国外,美国的外卖平台也对此没有动作,如DoorDash等企业利用相关的AB5法案,看起来的只提供职业事故保险等,是因为根据法案公司定位把自己作为了过渡平台,只需要提供有限的替代性福利,不是稳定就业的平台,自然不需要社保。
德国有比较先进的自雇法案,送外卖相当于自己干个体,社保补贴是没有的,实际上企业成本是千真万确的省下来了,最终灵活就业变成了失业,想要社保就要自己去上。
而我国社保体系的核心特征是普惠和公平,灵活就业人群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3,自然也要考虑进去。美团的社保补贴方案,考虑了骑手职业的流动性和过渡性,以及外卖时长的淡旺季等特点,为骑手充分提供自主自愿的选择空间。想要医疗有,想要养老有,想要住房补贴有,想要覆盖到孩子还是有。不是基于全职和自雇二分法,而是基于全职、兼职和自雇的三分法,七百万骑手只要收入达到一个较低的基准线,都可以自愿缴纳社保、领取平台给的补贴。
二
我们不由得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骑手社保改革中,美团做的事很实际,但遭受的舆论压力也很大?
要思考这个问题,就要先跳出美团本身,去思考为什么国内外的各种灵活就业探索都很艰难,是因为这个业态本身的特殊性。骑手这个职业既不是传统的劳动关系,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个体户,而是一定程度上由平台统一管理,但是想干就可以干,不想干就可以不干。
23年的数据是只有不到一成的骑手,一年接单260天,同济大学也做过调研,接近50%的骑手入行不到一年,甚至有22%的骑手入行不到三个月。骑手这份工作本身的特性就是流动性高,送餐超过2年的骑手占比不高,连续送单的骑手比例不高。骑手一个人可以干多个平台,哪里订单多去哪里,为了社保被绑定在一个平台,未必划算。
同济大学问到骑手的职业规划,选择最多的是将来回老家,还有三成的人压根没有考虑职业规划,单纯想要一边送外卖,一边考虑职业规划。
想要和其他职业一样简单按点上班,全职当骑手,自然可以按照过去按点上班的办法给保障,比如京东上五险一金,但是单子少了也不能退出,如果当兼职骑手就只有医疗和意外险,这就叫全面性强了,覆盖性就差了,最后覆盖的终究是少数人。
如果按照企业来考虑,按照传统思路上社保,不是企业能够负担的,这里面资金成本是一方面,更要紧的是骑手的高流动性,企业不得不搞一个庞大的覆盖全国的人力部门,给来来往往的骑手跑社保。
要是讲企业一定要兜底骑手的五险一金,那就会变成骑手和平台签下全职合同,不能灵活接单了,收入或许平稳了,但是人家压根就不是想要一直做骑手的,不是所有骑手都是来要固定工资的,骑手的过渡性决定了一定有人只跑一段时间,比如跑完了暑期旺季就回家干农活,这样的骑手不想要全职的合同,那就需要给这样的骑手更灵活的保障。

这些人不仅考虑的是将来的职业变化,更会考虑将来的地域变化。大部分骑手都是农民工,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养老保险,比如交在工作的北京上海,将来返乡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用。而且个人要承担20%的缴费比例,不像城镇职工保险有企业分担。本来就是来过渡的,一个月还要出个千把块钱,他们想要上社保的意愿就会大幅度下降。
所以,骑手真正需要的,是符合工作实际的,上社保地点灵活的,带有社保补贴可以降个人负担的普惠社保。把这个制度设计出来的难度,才是国内外各个灵活就业平台都没有做出来的原因。
三
要建成一个既能符合我国社保体系,符合国家规划方向,又能覆盖不同情况的骑手保障体系,需要很多的探索。还不能超过企业的承受力,否则就会遭遇和国外AB5法案一样的失败。涉及的骑手数量多,各方利益都得权衡,这就是社保补贴方案落地最难的问题。
新就业群体社保改革试点牵扯面较大,并涉及多方主体,如中央部门、地方省市、用工平台等等,因此需要在人社部等主管部门的统筹指导下逐步落地。
“十五五”规划建议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核心在于“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保率”并“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这表明当前政策目标仍是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而不是强制全民交五险一金。
不仅仅是骑手需要一份保障,如果外卖行业作为试点能够探索出切实可行方案,那么对网约车、直播其他行业也有借鉴意义。
美团率先跑通了这个方案,让骑手成为灵活就业人群中第一个被规模化解决社保问题、建立行业保障体系的职业类型。美团社保补贴已经实现全国覆盖,说明这一方案是符合实际、可持续运行的,相信其它平台也会继续跟进,其它蓝领职业的保障也不会遥远。
在这条路上,我们不要看起高调的,要看有实效的,要看谁能真的把保障体系落地。
毕竟,骑手保障关乎国计民生,公平普惠,符合实际才能走得更远。
赞
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