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能源摧毁战,谁赢谁输?

2025年11月02日

20251031日,美国CNN报道,五角大楼已经为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计划开绿灯,这意味着乌克兰或将拥有打击俄境内纵深目标的能力。

就在前后几天,俄乌之间的能源摧毁战越来越激烈。

1029俄军对乌克兰电力与能源系统发动了三年来最大杀伤的导弹与无人机袭击俄军发射了超过700枚各型导弹与无人机,对乌克兰全境展开毁灭性打击。近千道飞行轨迹在地图上密密麻麻,看上去令人不寒而栗

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乌克兰八座大型热电厂、三座水电站、两处地下储气设施在数小时内陷入火海。乌克兰文尼察州的拉迪任热电厂遭8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攻击,第聂伯水电站在爆炸中彻底瘫痪;利沃夫州的多布罗特维尔电厂、卡卢什燃煤电厂、布尔什廷热电厂相继中弹。

整夜的空袭让基辅、利沃夫、敖德萨等地陷入漆黑。

只有被击中的电厂在熊熊燃烧,照亮导弹飞行的轨迹。

这一场典型的能源焦土战正在让乌克兰精疲力竭。

有评论称,如果俄罗斯从开始就如此凶悍,不至于在战场举步维艰。

无论如何,俄乌冲突的焦点,已经从前线阵地战转向了国家纵深的全面摧毁战。

此时此际,美国拿出为数不多的战斧导弹来援助乌克兰,实际上对俄罗斯的直接伤害有限。

在刺激了俄罗斯之后,只会让俄罗斯有理由升级冲突,乌克兰肯定被打得更惨。

当然,无论过程惨不惨,乌克兰成为废墟的结局已经显现,很难改变。

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国力和工业制造能力的深度较量。

图片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想通过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换取战场的优势。

2025年以来,乌克兰利用为数不多的无人机持续攻击俄罗斯纵深的炼油厂、铁路枢纽和弹药库等目标。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就是已经对俄罗斯的油料供应造成了重创。

1027日,泽连斯基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核心议题围绕乌克兰对俄罗斯实施远程打击的能力。会议参会人员涵盖武器制造商及所有负责武器运用的相关人员。会议结论是俄罗斯的石油加工产业已经付出沉重代价,后续将承受更严厉的惩罚。

尽管乌克兰没有战略轰炸机,也没有洲际导弹,但是每天能自制上万架小型无人机。

10月以来,乌克兰使用无人机多次袭击俄境内能源目标。伏尔加格勒、秋明、克拉斯诺达尔的炼油厂遭遇攻击;布良斯克和库尔斯克的油库接连遭袭。

乌克兰的策略十分明确持续用低成本无人机袭击高价值能源目标,以战术层面消耗俄方能源体系。

客观来看,在这种低烈度攻击手段下,也许俄罗斯某些地区会不定期受到影响,但乌克兰没有能力彻底摧毁俄罗斯的能源体系。

相反,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攻击,正在逐步摧毁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在下诺夫哥罗德的讲话证实,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能命中目标的不到1%对俄罗斯造成的伤害有限,只不过俄方的防御体系需要时刻运转,面临重压并不好过。

图片

也许很多人喜欢细数乌克兰对俄罗斯造成的历次伤害。

但是不要忽视两国领土相差35倍的客观现实,也不要忽视人口相差7倍的力量差距。乌方袭击俄炼油厂,俄方就摧毁乌克兰的发电厂。能源能源、纵深换纵深。即使是以伤换伤以牙还牙,乌克兰也耗不过俄罗斯。

乌克兰90%的铁路运输依赖电力驱动,一旦电网崩溃,军需补给、武器转运都将陷入瘫痪。

开源情报组织Oryx显示,虽然俄军损失坦克超过4000辆,仍然能够保持前线装甲补给,乌克兰的重型装备几乎枯竭。

80乌军拥有的坦克不足500辆,成了典型的轻步兵加无人机的军队组合。无人机固然好使,但人员没有装甲力量保护与裸奔没有差别。

最终决定胜负的一定是人,当兵员枯竭,战争也就结束了。

这个冬天,将决定俄乌战争的走向。

导弹火焰照亮的,不只是夜空,更是欧洲的未来。

已有23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