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与朋友在河畔喝茶闲聊时,身后一位老大爷无心脱口的感慨,让我顿时一个激灵:如今饭倒是吃饱了,可是这河里、这空气,和我们那时候比可差远了,再这样下去,地球迟早不能住人...一句话的思考:无所不能的生产力看到这里或许大家要问了:不就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环境抱怨吗,有啥值得激灵的?确实,老大爷的对于环境恶化的抱怨实在太常见了,甚至成为了一种全社会共识:如今地球自然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就是因为工业化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发展!而在这种“共识”下,不少危机感十足的“地球倒计时”,着实吓坏了不少人:铜矿还能开采22年,石油还能维持40年,天然气还能用65年,160年后,最后一块煤炭将燃烧殆尽.....不可否认,这些甚至带有“恐吓意味”的量化警告,出发点是很好的:这能够有效的唤醒人类的环保节约意识,在地球资源总量不会出现大的“开源”的情况下,利用“节流”,尽可能的延缓那“最后一天”的到来。显然,从“开源节流”的逻辑上来讲,当前世界环保主义者的倡导确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而这,也是当下世界环保意识存在的根本土壤...但是,想必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对于“环保”,我虽然一直持支持态度,不过对于极端环保主义者,我一向是表示强烈反对的!为啥?那群人运动手段粗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所谓“环保”,是以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产,阻碍了当下正常的生产力进步为代价的!没错,在我看来,造成当前世界各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进步,反而是因为我们当下的生产力,还不够进步。事实如此,自从人类族群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我们的存在与自然之间,就充满了对抗!渔猎时代,几平方公里的森林养不活两个人,为了部落的的生存,我们与剑齿虎争食、以猛犸为食、灭绝了无数史前生物。农耕时代,学会了种植畜牧的人类,刀耕火种烧山毁林,丛林变成了荒原,草场逐渐沙化。即使没有工业革命,人类也需要吃饭种地、也需要烧煤炼铁、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繁衍,传统农耕局限下短时间内陷入“枯竭”的自然资源,将一个个古代王朝打入了崩溃黑暗....所以,古代王朝所谓的“循环本质”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定生产技术局限下的壁虎断尾,以牺牲求苟存!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打破了这个“怪圈”……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4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