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百家时评文章>金融财经
今天港股恒大尾盘暴跌,意料之中。本月恒大的各种小道消息在地产圈里满天飞,最离谱的说许皮带带着保安保镖玩武力对峙,这就离了个大谱了,保安保镖们只是拿了钱搞份工作而已,又没有把脑子当掉换成核桃仁,怎么可能干这种脑残事?为了一个如日中天的许老板都没那个可能,何况闹到如今?有离奇的传闻并且传得满天飞,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许皮带和恒大够离谱,就一个离离原上普,随时能绿倒一片。跟大A的烂怂表现一比,恒大们的大窟窿才老美发动金融战瞄准的突破口。2021年,恒大暴雷,第一时间布林肯以美国国务卿的身份过问恒大问题,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07年之前,我有个非常牛叉的金融掮客朋友,专门做境外热钱生意的,之前就有给出过永续债做地产的玩法,国际资本不是傻子,人家看中的是RMB升值和内外利差的双重收益。华尔街的资本们利欲熏心,但人家在谋取私利之时,如果能帮着美国来坑东方大国,当然乐意效劳,但反过来,如果只为了坑东方大国把自己弄出损失,资本们当然是有多快跑多快。我一直以为资本和金融是中性词,没必要遇到了就反。很多读者年龄比较小,阅历也不够,因此不太明白08年之前中国苦于产业资本不够充裕而承受的压力。08年次贷危机以后,中国的4万亿,美联储的4万亿美元,全球大放水,是帮了中国实体经济一个大忙。我看过……
2023-09-272554
中国股市有过共识吗?答案是很难讲。因为在很长的时间内,中国股市确乎是有过某些共识的,但这个共识又被近期的走势给证伪了。譬如说,我们曾经都认为,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但近期出台了各种重磅利好政策,股市却依然是跌多涨少。又譬如说,我们曾经都认为,ST板块是不能碰的,但在五月底至今的四个月来,上证指数下跌了3.7%,创业板指更是下跌了11.12%,可是ST板块指数却上涨了18.56%。不过,长期以来,各有关方面似乎极力引导我们对于股市建立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大概可以总结为三句话,十二个字,即:以美为师,价值投资,去散户化。其中的逻辑似乎亦不难理解,谁不羡慕美国股市走了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大牛市?谁不羡慕美国有个巴菲特靠价值投资成了世界首富?可惜的是,绝大多数散户因为知识和能力不够,不懂得该怎么做价值投资,故而只能逐渐被市场淘汰,只能依靠所谓有知识有能力的专业投资基金来投资。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所谓的共识都近乎于沦为笑柄。首先,且不说美国股市是否就算绝对正确,即便美国股市可以成为我们学习效仿的对象,但两国各方面国情的不同,注定了中国股市不可能照搬美国经验。这就如同一百年前的中国革命应该以俄为师,却不能照搬俄国经验一样。中国股市若是真能学习美国股市,那么外资何以会在上证指数三千点的位置持续大幅流出呢?一百年前,中国革命有许多人留俄,故而凡事都要向俄国看齐;一百年后,中国金融有许多人留美,故而凡事都要向美国看齐。两者之间何其相像!其次……
2023-09-242403
这几天全球债市暴跌,于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美联储喊着最鹰派的口号,默默的暂停了9月加息的步伐。这也印证了之前我的判断:美联储根本不在乎通胀!最近CPI随着原油大涨而跟涨,不仅是原油,很多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往高位上窜,并且这个趋势还在。上半年大家异口同声的喊通缩,我就说过,通缩能维持几个月就算不错了,最多有个结构性通缩,想要全面通缩?那是不可能的!倒不是我有多高深的经济学知识,只是我还知道点简单的道理,印钞票太容易了,提高生产力太难,而债务在继续膨胀。停止印钞当然能解决通胀问题,但债有那么多,不印钞拿什么维持住流动性?你知道印钞是杯毒酒,喝了,慢慢被毒死,但不印钞,现在就回渴死,饮鸩止渴的选择难道真的是错吗?如今全球的一套政治模式都是追求当下利益为主,你现在不把问题掩盖住,事情糊弄过去,马上就会在选举里被对手踢出去,然后彻底丧失了话语权。所以聪明的政客都是选择顾虑眼前利益而放弃长期规划,这一系列操作反映在货币政策上那就是印钞机不能停,即便口头上说停了,也会想办法背地里加大马力印。就好像美联储的缩表,简直玩成了一个笑话,政策面给国内金融机构修改会计准则,把持有的债券浮亏藏起来,遇到挤兑要抛售债券也无所谓,反正美联储会偷偷提供流动性支持,QE名声太臭了,那就换个英文缩写来。所以你看,美国国债余额飞快飙升,但总有接盘侠,钱从哪里来?左右手互博呗。美国的核心CPI其实就是个掩人耳目的骗局,70年代闹石油危机,油价从长期2美元一桶涨到了40+,粮食的价格最高涨了5倍以上。说到底,美国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汽油价格和食品价格,车轮上的国家嘛,汽油是刚需,食品更是刚需,然后你告诉我这两样居然不能算核心CPI?……
2023-09-223146
这几天整个市场都被金帝股份的骚操作给撩到了。股东直接把券通过借出限售股转融券给13家证券公司,通过融券玩了一把清仓式跑手,吃瓜群众周末群情激昂了两天,到9月19日某会出来澄清,结论是:未发现相关主体绕道减持、合谋进行利益输送等问题。我也开通了融券,我心知注册制后新股上市第一天大概率能出近期的高点,但凡我能借到券,你猜我会不会参与做空呢?然而我借不到,不止是我,大部分人都很难借到券,现在融资随意,融券的通道却把控在少数人手里,所以,这就是在保护投资者吗?借着金帝的骚操作,一条量化勾结券商的发财门道被很多人给抖搂出来了。当然,这里还有基金经理们的参与。很多基金小白发现买入即被套,然后一套就是30%起步,割肉舍不得,怎么办呢?只能骗自己算定投,然后奇迹发生了,大把亏损的基金居然份额越来越多,你想知道为什么吗?别问,问就是价值投资者来参与定投了。基金经理们赚的是管理费,亏和赚有什么区别呢,真要是赚太多了,说不定好多小白们一激动,就赶紧获利终结,然后拿钱去支持消费了。这样消费市场固然是迎来了一波购买力,但基金经理们的豪宅就缺高额管理费加持了丫,咋办,还真不如亏。于是基金高位脑残式接盘,成为一种行业秘密潜规则,这不就有大嘴巴叶飞因为分赃不匀而怒砸狗食盆,惊倒一片渣渣吗?不要紧,高位接盘来的……
2023-09-202886
最近有不少人问我对人民币汇率下跌怎么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没跌啊,最多就是不涨不跌,所以没有大的影响。不要看那些什么人民币汇率破7,破7.3之类的新闻,都闹眼子的,真实影响极小,因为你只要把近几年人民币汇率的K线图拉出来一看就能明确发现这就是不涨不跌,整体横盘。人民币汇率上破7.3会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改一改就可以成为去年人民币下破6.3会有什么影响,去年的时候你好像也没因为人民币汇率涨到6.3就发财了对吧。而人民币多年来都是8的汇率,美国从90年代就开始指责人民币故意贬值,说人民币汇率那么低的是在剥削美国,非要人民币上涨,每年都要指责中国一次,连续指责了接近30年。一直到特朗普时期还在指责中国,特朗普曾经很愤怒的公开表示中国故意让汇率下跌以规避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当然这是没有的事,我们才没有故意让汇率下跌以损害美国的利益,甚至在中美贸易战爆发前中国还刻意让人民币汇率从8上涨到6附近以安抚美国。最近4年人民币汇率的涨跌,和美国利率那是极其明显的正相关,压根不关我国的事。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已经从0上涨到了5.25%左右,你知道这个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吗?……
2023-09-132312
今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市场除了中国都是涨声一片,以至于出现了“除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指数”,实际上,新兴市场甚至美股的上涨,部分原因正是因为资金从A股和港股的流出。就在很多投资者考虑资产全球配置的时候,一些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却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以A股为主的这些资产到底现在的估值水平怎么样?有没有被过分低估?如果只是简单的比较全球各国股市指数的估值,很多人觉得A股并不贵,但在很多同时做美股和A股的人看来,A股的估值其实不好说,部分公司太贵,部分又很便宜。以前还有一种说法,中国是全球增速最高的大型经济体,估值高一点也无妨,那这个说法现在还成立吗?A股的估值问题以前并不重要(这么说的理由后面会分析),但现在却成为判断下一步外资动向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尝试从A股等中国资产估值的角度入手,分析外资持续流出A股的势头何时才能停止?……
2023-09-113284
房地产这个夜壶,依然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冷暖。过去几个月,一波利好的“组合拳”给这起一时半会难以终结的剧情增添了不少跌宕起伏。不过,恕我直言,它们压根上不是刺激的“小高潮”,而是最漫长一轮调控政策的谢幕宣告。简单回顾房史的翻江倒海,局面的酿造是有迹可循的。2016年,在化解房地产库存的大背景下,各大房企沉醉在遍地是黄金的喜悦中,一路高歌将资本从一线布局到三四线城市,玩起了“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交易市场的调控已然无法阻止热钱的烈火烹油,直到三道红线的监管大棒重重砸下,房企们断贷停留、哀鸿遍野。这些年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奇迹,本质上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只是资本们在一些人的纵容中,跑得更快一些而已。而当泡沫不得不浮出水面,大家才装着刚看清庞然大物的全貌是多么可怕。当然,也才有了后来者一次又一次雷霆万钧的按压。也因此,如今宽松政策的设计目的绝非让房地产东山再起,它不过是让房企去再一次透支信用,让它再一次吐出过去的利润乃至私房钱,为昔日的风光无限买单。既然恒大、碧桂园这些挑头扛旗的带头大哥油尽灯枯了,未来也不会再有……
2023-09-103433
今天美元汇率又在创近期新高了,其实看看国内的货币政策,就很容易理解这个冲高是怎么来的。RMB存款利率继续下调,从9月1日开始,美元准备金率也在下调。好吧,下调美元准备金率能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的美元流动性,所以问题来了,在中国需要用美元吗?能用美元吗?增加国内美元流动性在我看来,作用只有一个,提供更多的美元兑换。最近市场上很多关于储蓄的新闻,一下子是年轻人热衷于带着钱垮城存款,就为了多那么点利息,一下子是HK市场香港银行间的短期存款利率继续维持在7%以上,吸引了无数内地人跑到HK去存款。讲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有钱,很多的钱,留够了在国内生活的钱,大把可以用于投资理财,偏偏你又是个相对比较谨慎的投资者,外币存款利率有那么高,还在节节攀升,国内RMB存款利率不断下降,你会怎么做?只要有办法,肯定会想法多换美元,资本啊,面对回报诱惑时毫无自制力。所以这到底是华尔街的阴谋还是对手的阳谋呢?华尔街倒是很厉害,动辄能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收割,但收割的前提是美元要依旧成为全世界最不可缺少的货币。现在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美元外储,看看如今的世界竞争格局,中美未来的分歧只会越来越大,直到一方彻底战胜另一方。美元是信用货币,怎么,你们认为老美会对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讲信用?……
2023-09-071938
自从北上广深落地“认房不认贷”,全国楼市预期得到了实质性扭转。不单是一线城市,就连三四线城市的朋友都在议论,房价会不会又要大涨。毕竟过去“一线点火,满盘皆爆”的路径,已经重复了好几轮。至于怎么涨,能不能涨,我放到后面来讲。“广-深-上-北”,认房不认贷,总共用了56小时,大大超过市场预期,从落地速度来看,这轮刺激铁定又是野蛮的、无序的,存在一刀流的常规套路。理论上讲,应该是想赶一波“金九银十”,政策利好叠加传统旺季,起到三两拨千金的效用,有助于年底经济大盘的恢复。现在看来,效果的确不错。根据报道,政策落地后,北上广深带看量、成交量直线拉升。北京楼市首个周末新房销售近90亿,一天成交量赶上8月一半,北京链家三天成交了上个月的1/3。上海很多楼盘,一天卖了一个月的量。售楼处里塞满了人,开发商顺势收回之前的折扣优惠,甚至连夜涨价。这种做法让“买涨不买跌”的购房者,失去判断依据,很多都在紧张的氛围中,被逼定上车。外卖骑手、快递员、滴滴司机,闻讯纷纷脱去马甲,百米冲刺扎进中介门店,致电维护已久的存量客户。一夜之间,仿佛又回到了2015年前夕。北上的起势,让唱空楼市的人,非常郁闷,他们到现在为止也不明白,为什么人口经济数据都下滑,楼市还能起来?边抵抗、边怀疑人生……其实根本上,还是没搞懂房地产的底层逻辑。7月就有很多人问我,一线城市如果放开,楼市会起来吗?答案是肯定的。2017-2022年,四大一线城市,5年社保、认房认贷,购买限制极其残暴……纵使如此,也跑出了大涨小跌的行情,拿北京来说,2017年房价最高峰是7万多每平米。后来出台“认房认贷”等政策,楼市腰斩30%,但后来在极端压制的情况下,又开始反向上行,房价一路涨回到7万多每平米,证明什么?穿越周期的稳健购买力。全国主要资金、高净值群体、核心稀缺资源,都在一线城市,并对全国有钱人持续高强度虹吸,只要放开,人们为了占位资源,依旧会加持一线城市资产。在绝对的购买力+绝对资源面前,任何利空都可以被吞噬,这个逻辑过去成立,在房地产后半段依旧成立。当然四大一线城市,也有主次之分。从放开认房认贷后可以看出,北上比广深活跃很多,这源于三个原因……
2023-09-054554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痛恨8月份的调整,假如你知道市场未来会涨起来,难道不是越便宜买入越开心吗?为什么在市场里赚钱那么难?只要会搜索,什么咨询都能搜出来,但即便如此,为什么一样的信息给你,你还是亏成狗?问题在于对信息的归纳处理上。有段时间很多人给我推荐技术派,短线战法,那时候量化还没有大行其道,打板倒也有一帮人玩的溜溜的,杀起散户来满坑满谷。后来量化它来了,从此以后打板的都闭嘴了,你们得感谢市场还是T+1,真要是T+0,在绝对资金优势和算法优势面前,你所谓的技术算的了什么?所以我已经放弃研究所谓K线技术了,没量化以前,主力还能跟你走几天心,现在连那点短暂的甜头也不可能有了。这几天市场骂量化的人太多了,说白了,量化无非就是资本化和AI化的游资,短线收割效率更高,趋势玩法助涨助跌,倘若你刚好猜中了下一步的趋势,量化过来帮你更短时间完成上涨,这不是挺美的?量化杀的是技术派!看到突破进入的,进来就被打成狗,看到破位打算杀跌的,等你杀完以后,人家可能就再拉起来了,做得越多,错的越多,反复打脸,终于打到心灰意冷。在某个既定的模式下,你确定你的网速能快的过专业的量化?你能像AI那样不被情绪波动左右,永远能第一时间作出正确决定?……
2023-09-042143
本站旨在为会员用户提供精选优质文章阅读服务,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文章均已获得转载授权,未联系到作者的文章也都有注明原创作者或来源信息。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标注来源信息或者删除。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号:shiping001或联系QQ:1399558609。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