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年冬,“五月花”号漂洋过海抵达美国东海岸普利茅斯港,41名清教徒在船上签下公约,准备据此管理上岸后的新世界。这份写在羊皮纸的公约,涵盖契约、法制、民主、自由以及清教主义中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等精神,被认为是美国精神的源头。四百年后,美国一些人指责中国动员全社会偷美国时,理由之一,就是这威胁了美国精神中的那些信条,甚至危及整个西方民主自由世界。就算污蔑人,他们都要站在道德高处,弄得好像美国有多冰清玉洁,这的确“很美国”。事实显然不是这样,连很多美国自己人都不认同那些人指责中国时的理直气壮。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凯瑟琳·爱泼斯坦在写给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说,美国人在批评中国前应该先读一下自己的历史:19世纪前后,“窃取外国技术是当时美国的惯常做法。”其实,美国历史上何止是偷,骗、抢、坑的事也都干过不少。200年前的英国,“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国债持有者,二战后马绍尔群岛的岛民,还有夏威夷王国的复国者们,都曾目睹美国的面目……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2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