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面有一个成语叫“半渡而击”,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意思是说要渡江河作战,军队不能驻扎在水流边上,敌人渡江来袭,不要在江河上与其硬拼,要趁其军队渡过一半的时候,发起突袭,才能轻易取得胜利。在中国古代军事历史上的渡江作战数不胜数,有两个案例极为著名,一个是春秋时期的宋楚泓水之战,另一个是楚汉争霸时期汉军与齐楚联军的潍水(淮河)之战。前者运用了不知孙子兵法,半渡而击,结果是国破身亡;后者半渡而击,诱敌深入,以弱胜强,一战定乾坤,奠定了汉军的优势地位。公元前638年,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举兵伐郑,郑国不敌,求救于楚国。楚成王派成得臣率兵伐宋救郑,宋襄公急忙从郑国撤兵,回师迎战楚军。当年10月,宋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与商丘县之间)北岸拉开阵势等待楚军到来。11月1日,楚军进到泓水南岸,并渡河发动攻击……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09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