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过数月努力,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正被逐渐控制,但疫情全球蔓延局势极其严峻,疫情输入风险加剧,中国口岸城市的疫情防控压力也在持续增加。为减少疫情高风险国家的境外人士涌入,本文指出,应准确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明确“国民待遇”不等同于“国民的待遇”。国民待遇,适用于经贸领域,应一视同仁;国民的待遇,则适用于民生领域,只及于本国公民,疫病救治即属此种。疫情爆发期,对外国公民国民的待遇,将形成疫病输入洼地,管控稍有不慎,即可能自毁城池。根据相关国际法和国内法,作者建议,应当区分中国公民和外国公民,尽快调整签证政策,阻遏疫情高发国家与地区的人员进入;区分隔离与救治费用的承担,中国公民免费,外国公民则须一体承担;详细列明管控措施,妥善履行告知义务;强化各项管控措施,中外人士一视同仁。本文转自“上海市法学会”,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