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今年COVID-19疫情导致的全球贸易冰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文世界讨论“全球化”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们最近大半年都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展开,而是选择在去年讨论的基础上继续观察,其间阅读了不少中文世界关于全球化的文章,直白的讲,其中大多数(很想说绝大多数,但好像有点伤人)都没有任何价值。原因很简单,中国在这一轮全球化过程中是主动选择“被全球化”的,只有极少数企业真正实现了全球化(也就是处在产业链的全球顶端位置),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只是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甚至那些目前在美国估值最高的中概股企业,都谈不上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一个企业的估值跟是否全球化也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今天要我们许多金融届的明星分析师和身在书斋中的各位专家,一下子要从中国思维、A股思维转换到全球思维,这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毕竟他们是被动身处其中,而不是像欧美曾经那样,是不同时代全球化的设计者和建构者。我们这两天重启“全球化”这个话题,是希望像去年一样,为困惑的当下,提供一点“不同的声音”。我们也相信,本文关于全球化的讨论,在目前中文世界,是独树一帜,也是有足够份量的。本文设定的阅读对象是广泛的,包括政府决策者、企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对这个话题有所关注的大多数人。本文可以看作是去年《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上)》和《深度全球化与中美之争(下)——美国的问题与中国的挑战》两篇的展开,尚未阅读前两篇的文章读者,为了更好的理解,建议先行阅读;老读者,可以先重温。一、本轮全球化的关键问题……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