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如八十年前对付日本鬼子一样,八十年后的美国鬼子也一样必败无疑!》中,我们用日本侵华来类比美国封杀华为,谈到了日寇逐次增兵的添油战术。有不少读者留言说,日本之所以失败,不在于侵华,而在于发动珍珠港事件,与美国交战。不客气的说,这种观点是极其肤浅而幼稚的。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此条约一宣布,但凡是有些战略眼光的人,就都知道美日必有一战。28日晚,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三国同盟以后,倭必在最近期内进攻新嘉坡、香港、荷印与菲列滨无疑,美倭战争必难再缓。……德、意、倭三国同盟果已实现,此在抗战与国际形势上于我实求之不得者,从此如我能戒慎进行,则抗战必胜之形势已定矣。”新嘉坡,即新加坡;荷印,即印尼;菲列滨,即菲律宾。条约宣布的第二天,就连蒋介石都能看明白,日本必将南下进攻东南亚,美日战争无可避免。那么,你觉得美国这种身处其中的人,会看不出来?29日,蒋在致电各行营主任、各战区司令长官,分析三国盟约对中日双方的利弊得失,文中提道:“此事乃日寇欲假借德、意之势以助其威,德、意亦姑利用之,以牵制英、美。欧战方酣,欧亚地位东西遥隔,实际上德、意决无兵力助日寇以南进,更不能对中日战事与日寇以任何实际上之助力,只有加重日寇在太平洋上多树敌国……换言之。日寇过去仅以我中国一国为敌,而今则增加英美列强皆为其敌国,此中敌友增减之变迁,即为利害顺逆之所判……故此事可谓与我抗战之军事不惟无害,而且有利也。……就我国抗战以言,以后敌既欲分兵对付英美,则对我侵略之企图更难彻底,我正可予以彻底之打击。……(倭)本身实为计无上策,聊为尝试,早失其积极之自信,是其在印度洋、太平洋上之动作,终必自招失败。”因此,最晚在1940年9月底,明眼人都知道美日交战已成定局,可美国硬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3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