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北京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主题是怎样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座谈会规格很高,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李克强、王沪宁等中央领导出席,钟南山、童朝晖、张伯礼等专家发言。座谈会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展开: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补短板”提上日程。通稿用“十分重要”的定语对习近平在会上发表的讲话做了强化。岛叔认为,不妨从三个关键词入手理解这篇讲话:科学、人民、制度。科学疫情防控首先是科学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难免紧张、慌乱,尽快让科学在分析疫情形势、完善防控策略、指导医疗救治、加快科研攻关等方面发挥作用显得尤为关键。此次战疫,中国科学家表现亮眼。从病毒基因测序、建议武汉封城,到实施全力救治、设立方舱医院、推进疫苗研发,科学家们一面在专业领域钻研攻关,一面担当政府高参、社会科普员,辛勤工作的身影无处不在。中国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依靠的不仅仅是强有力的体制动员力以及14亿人的齐心协力防控,同时得益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