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0月4日深夜,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的一枚R7火箭在凶猛的烈焰中成功发射。第二天,美国举国上下都陷入了焦虑。这枚由洲际导弹改装的火箭上,搭载着一个167斤重的人造卫星,名字叫做Sputnik1。这颗卫星外表看起来像一个抛光金属球,只比篮球大一点,带着四根天线,用以向地球发射无线电脉冲。在坠入大气层烧毁前的三个月里,这颗简单的金属球一共绕着地球转了1440圈。发射成功后,被誉为“火箭狂人”的前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在现场捡起烧焦的石头,激动地敲打着发射底座,并把消息报告给了在莫斯科焦急等待的赫鲁晓夫。为了能尽快发射卫星,科罗廖夫取消了部分测试,卫星设计也被一再减配,以至于事后有美国军官称这不过是一堆废铁。尽管U2侦察机早就察觉到了苏联的发射计划,但人造卫星的上天还是让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大吃一惊。面对公众,美国政府试图引导并压低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发射5天后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艾森豪威尔强撑着说道:“苏联卫星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担心,一点也没有。”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的美国媒体和群众根本不吃这套“懂王”风格,美国各界很快掀起了各种焦虑的定体问,主题只有一个……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