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斗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系统,北斗系统正成为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的标配;共享单车配装北斗系统实现精细管理;支持北斗系统的手表、手环、学生卡,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卫星导航系统不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美军U-2侦察机已将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备用系统,供飞机在GPS失灵时使用。U-2飞行员佩戴的手表也内置了多个导航系统,除GPS外,也能连接北斗、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为何要跟竞争对手搅在一起?其一,为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根据GPS的工作原理,接收机需要同时“看到”至少4颗导航卫星,才能实现定位。如果使用单一导航系统,一旦在某一区域上空卫星数量有限,接收机与某颗卫星就会断开联系,影响定位服务的持续性。北斗与GPS实现互操作以后,用户用一台接收机能同时接收两个系统的卫星信号,如GPS卫星数量不够的话,还有北斗卫星,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会更高。其二,卫星导航产业一般遵循由军用到行业再到民用、从小众到大众的发展规律。北斗导航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领域,而兼容可提高产品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为商业竞争加分。目前,国际主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厂商都采用多系统共用模式,产品一般都支持两个或者更多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在设计建造之初就已考虑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用户可以在终端上接收多个信号。北斗的大众规模化应用时代已经到来……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