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铁矿石,主要进口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站在这两个国家背后的,是4家铁矿石生产商。即所谓的“四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公司。这四大矿山的铁矿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60%,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铁矿石供应。中国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价格上吃亏。2010年之前,国际铁矿石价格定价模式为“长协机制”,即矿山与钢企谈判协商定价,达成一个长期合约。表面上是协商,实际上由四大矿山(主要是前三大)主导。2010年,又采取了指数定价的方式。无论哪一种方式,中国作为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都没有拿到相应的话语权。三大矿山掌握了定价权,铁矿石价格的居高不下,对下游钢铁制造业利润产生了挤压。铁矿石价格走势中国冶金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1996年至2017年间,全球粗钢产量从7.48亿吨增加了126%到16.91亿吨,产业链总利润额从540亿美元增长150%至1350亿美元。同期,钢铁生产商分得的利润由437亿美元减少20%到351亿美元,铁矿石和焦煤生产商的利润则从103亿美元暴涨870%到999亿美元。也就是说,钢铁产业链利润蛋糕,被上游的铁矿石和焦煤生产商切走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