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到中印边界问题,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回忆起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对于我国这自然是一场胜利,打击了印度进一步扩展领土的信心。对于印度而言,则是一种耻辱。甚至不少印度人在反思印度军队建设的同时,也喜欢强调是中国用和平友好的假象迷惑了尼赫鲁。当然,对于长达一千多公里没有划定边界的中印两国来说,战争是一种高昂且难以控制的代价。取而代之的是双方在实控线附近较为有默契的相互巡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印两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加强,不少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都得以强化。当然,既然双方,特别是印度自认为对争议地区拥有声索权,理所当然,有时候就会发生不那么默契的事件。2017年的中印洞朗对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更令不少人惊讶的是,洞朗地区是处在中国和不丹,而非中国和印度的边界下。印度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也不无其合理性。毕竟不丹是印度的被保护国,在国防和外交上受到印度的指导。(按照官方术语,这叫接受两国友好关系的协商)不过,我们也知道,某位清华教授却甚是喜欢这种小国寡民,并美其名曰落后不一定挨打。无论承认与否,中印皆为地缘政治大国。两者的雄心壮志使得未划定的边界线始终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冲突点。冲突从未结束,每一次冲突在那时冷却只是下一场战争的前奏。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9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