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德国人跟美国人很难尿到一个壶里。
毫不意外,这就是事实。
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暴露“棱镜门”事件后,德国联邦情报局也被曝秘密帮助美国安全局在欧洲进行监听行动,甚至监听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
肉眼可见的,默克尔在几乎所有主要外交政策战线上拒绝支持美国。
美国和德国的分歧集中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领域。
这基本上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所有的重要领域了。
01. 北溪2号
北溪天然气管道工程因经济合理性受到欢迎,也因地缘政治矛盾遭遇反对。
2005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建设从穿越波罗的海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即所谓的北溪项目。
随着德国决定逐步放弃核电,天然气需求量陡增。
德国在2017年签署北溪2号项目,全长1224公里,完成后将会把对德国的输气量增加一倍。
即便美国人极力反对,不惜制裁参与工程的供应商,美国国会通过了立法制裁那些参加北溪二号工程和俄罗斯通过黑海向土耳其输气的南溪工程的公司。
美国国会参院甚至提出“保卫欧洲能源安全澄清法案”,但德国人并不买账。
即使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被俄下毒,德国政府也没有要放弃北溪二号管道项目。
背后还是经济原因,美国希望对欧洲出口自己的液化天然气,决定制裁北溪二号项目,但是美国的制裁遭到欧盟反对。
2014年,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后受到国际制裁,华盛顿便借机提出欧洲的小伙伴们需要建立液化天然气港口,从美国进口页岩气。
欧盟内部也是争论颇多,一直没有结论,随着目前全球疫情封锁导致石油气和天然气价格下跌,几乎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本来可望增加市场份额的美国液化天然气,现在由于成本过高整个行业陷入困境。
美国页岩行业现在都陷入财务困境,大概率会是硬着陆。
在美国实行第一轮制裁时,北溪二号工程的管道铺设已经完成了94%。美国的制裁令瑞士-荷兰公司Allseas在去年12月退出该项目。
剩余的16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不得不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独力完成。
北溪二号项目已经剩下最后一步了,已经成为插入欧美关系中的一个楔子。德国人和俄国人是不会允许美国人乱来的。
北溪二号项目基本上意味着美国的欧盟能源政策破产,也意味着美国的油页岩行业必将遭受重创。
02. 从德国撤军
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直在德国驻军,在北约诸国中是人数最多的。
然而,德国一直没有支付北约足额的军费,美国人一直在讨论为什么要继续增加自己的财政负担保护欧洲的首富。
实际上,从奥巴马开始,美国人就已经批评欧洲人在“搭便车“。
特朗普一直抱怨德国“拖欠”了北约大量军费。他说:“我们在保护德国而他们却拖欠军费。
最终,今年7月份决定撤出11900美军人员,驻德美军减少约三分之一。
美军在欧洲的指挥部将从德国斯图加特搬迁到比利时的蒙斯,一个战斗机中队将搬迁到意大利,部分军队将移防至波兰。
许多德国人对美军的撤离表示开心。根据YouGov八月份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几乎一半的德国人都赞成。
还有四分之一的德国人甚至呼吁美国全部撤军。
特朗普私下里说:该死的德国佬。
美德关系已经恶化,无法再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其实,德国人对美国人的看法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友好。
皮尤民调机构今年10月发表了一项调查结果,只有26%的德国人对美国持积极看法。
这与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些国家中,有40%至45%的受访者对美国持积极态度。
美国人自我感觉良好的自以为是的认为大多数德国人都会感谢美国在二战后重建国家,并为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
恐怕,这只是自欺欺人,德国的精英阶层一直将美国视为“Frenemy”,朋友和敌人混合体。
德国有一本畅销书“陷入疯狂.美国大灾难”,将美国描述为“一个充满仇恨的愤怒国家”。该书的合著者是明镜媒体前出版人克劳斯·布林克鲍默。
2017年,他将自由女神的头像换成了特朗普ISIS风格。
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福尔萨(Forsa)民意研究显示,只有27%的德国人认为美国是最重要的军事盟友,大约50%的德国人将法国当成最重要的盟友。
03. 德国的选择
美国党争严重,但是在对待中国和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上却是少有的一致,所以,无论谁当总统,欧洲都将面临艰难抉择。
如果德国和美国的关系持续恶化,在欧洲,德国会转向法国。在世界,德国会转向中国。
法国提出了关于欧洲“战略自主权”和“从里斯本到乌拉尔”的安全架构的愿景。
2020年,6月1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16个泛欧国防工业项目和3个颠覆性技术项目。
欧洲防务基金支持2.05亿欧元,用于提升欧盟战略自主权。
包括低可观测与战术无人机、军用无人机探测与回避系统、无人机边缘计算平台、伽利略军用级加密接收器、军用小卫星光学有效载荷、卫星监视大数据系统、无人地面飞行器、高精度导弹系统(超视距-反坦克导弹)、未来海军平台、机载电子攻击能力、战术和高度安全网络、网络态势感知平台或下一代主动隐身技术。
从里斯本到乌拉尔的“大欧洲”构想最早源于法国总统戴高乐。
1962年9月戴高乐访问德国期间提出“总有一天,我们将与苏联共同建设欧洲”,这句话既是说给苏联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听的。
俄罗斯从未放弃缓和与西方关系的努力。
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美国成功利用乌克兰危机在俄罗斯和欧洲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
但是俄罗斯不想一直与西方对抗下去,越早与西方关系实现正常化越好。
俄罗斯选择的突破口就是欧洲,特别是与俄罗斯关系相对较好的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
2019年6月欧洲委员会恢复了俄罗斯在议会大会的表决权。
在大事上,欧洲人不糊涂,也知道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但目前欧洲内部正饱受难民危机、民粹主义和新冠疫情的困扰。如果经济在持续下滑,必然会引发一些的动荡。
目前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唯有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量,是全球经济的希望。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2014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按名义GDP总量来计算,中国在2018年已达到美国的66%,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
德国明镜在线评论,中国已经成为这场抗疫战中的赢家,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于德国来说也是个好消息。
二季度,德国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53%,戴姆勒大约是45%,宝马大约是44%。
同时,中国已超越法国成为德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从1月到8月,德国对外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对华出口总额为603亿欧元。
在全球贸易舞台上,中国既是重要的供应方,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
根据麦肯锡的统计,18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3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是中国,65个国家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中国。
自201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中国企业总数从10167家增长到37164家,2014-2016年间,经济利润排名全球前1%的企业当中有10%是中国企业。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相对下降,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却在相对上升。
由于中国的经济体量极为庞大,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中国:在20个行业当中,中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份额在全球总消费中占比超过20%。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中国从当下到2030年这段时间的消费增长可能将高达约6万亿元,相当于美国与西欧的总和,是印度与整个东盟国家的两倍。
下一个十年,亚洲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中国则是亚洲的中心。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