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关于舆论战的讨论很多,我在几个月前,写过一些自己的感悟,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中国为什么在舆论战中一直很被动?》)在舆论战中,最坏的局面是“失语”——不是真的没有办法说话,而是你陷入到对方的话语逻辑中,失去了定义自己、为自己辩护的能力。西方国家一些政客和媒体对中国打舆论战,本质就是用他们自己的那一套话语体系和逻辑来“定义中国”。由于西方国家在舆论上的优势,容易造成“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效果。西方的这种舆论战,对国内民众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昨晚上,就有一个朋友发给我一个链接,说是西方民众对中国好感度急剧下降。看得出来,他很担心,问我是真的吗。单从事实来看,这个确实是真的。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10月份确实发布过类似的民调,采访了14个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含日韩)的民众,对中国持好感的民众比例中位数是24%,对中国无好感的民众比例中位数是73%。简单来说,“西方国家民众更不喜欢中国了”。但我们必须清楚,民意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长期关注民意就知道,民意受政客言论和媒体报道影响非常大,而且往往会因为某些单一的事件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在202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在新冠疫情中对中国进行了非常负面的报道。同时,整个西方国家在新疆、香港、台海和南海问题上持续攻击中国,这是导致西方国家对华民意恶化的根本原因。但换句话说……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