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凭什1976年,日本政府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VLSI),撮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五大公司设立VLSI技术研究所,以美国为超越目标,举国攻坚半导体产业。这一计划在早期实施时遇到了重重阻力。日本半导体行业希望得到1500亿日元的政府资助,但实际只拿到737亿日元,其中只有291亿日元来自政府投入。远远不及预期的投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各成员企业士气低迷,各行其道,难以达成合作。当时参与VLSI计划的富士通公司员工福安一美回忆:“那时,大家都有一种被公司遗弃的感觉,而且也没想到最后研制出向IBM挑战的产品。”关键时刻,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开山祖师垂井康夫出面做“带头大哥”,终于力挽狂澜。垂井康夫认为,企业首先需要同心协力才能改变日本芯片基础技术落后的局面,集中力量突破基础技术后再进行自身产品的研发,才能使日本企业在国际具有竞争力。在垂井康夫的带领和鼓舞下,日本半导体产业开始聚合力量,合作效率越来越高。在VLSI计划实施四年后,日本已经手握千余件行业专利,各公司的技术能力普遍提高。1980至1986年,日本企业的半导体市场份额由26%上升至45%,而美国企业的半导体市场份额则从61%下滑至4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85年Intel被迫裁员7200余人,宣布退出DRAM存储业务。同年,日本NEC成功占据全球半导体厂商销售收入榜首,甚至计划购买美国仙童半导体80%的股份。Intel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哀叹:“美国进入了衰落的进程,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持续下去,硅谷将会成为一片废墟。”么踢别人的“梯子”?美国人显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开创的产业就此衰落,随即以雷霆之势对日本半导体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2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