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是关于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问题,也就是如何保证让爱国的而不是恨国、仇国、卖国的人进入特区的治理框架。所谓的特区治理框架,主要是指特区政府、立法、司法体系。香港之前的乱象,就是因为这些体系中有不爱国的人混迹其中。香港的回归,经历了四个回合艰巨的斗争,涉及到四个重要议题,这四轮斗争四个议题相互交织,对大多数人而言,不一定能够看得那样的清晰明了。我在这里,就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大家做一个梳理,以帮助千千万万的读者,了解这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进程。第一回合的斗争,是关于主权归属的问题。香港是有几个部分构成的,我们说的租期99年的部分,是新界。香港小岛则是不平等条约割让给英国的。所以,在关于整个香港的交还问题上,英国人起初是想就此讨价还价的。但中国当时领导人的态度是,主权问题不能谈判。在中国人心目中,全部香港地区无论租借、割让、强占的部分,都是中国固有领土,都是英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地位取得的,因此没有区别,主权不容谈判。由于大陆陈述的是历史的事实,加上香港的水电、食品、副食、蔬菜等均依赖大陆提供,离开大陆它无法生存。所以对中国这个态度,英国人无法过多争辩。他们转而吓唬中国,说如果香港交还中国,其国际地位不保,经济繁荣难再。中国领导人的回复是,如果这是一场灾难,那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这场灾难。英国人一计不成又施一技,提出主权治权分离,赖着不想交还。中国领导人再次正色道,如果中英不能达成协议,中国就将以……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