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察国际形势的读者,应该看得出来,拜登当选及上台以来,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但是在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上,存在逐渐强硬的态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种强硬态势是会愈演愈烈,还是会逐渐趋于务实,并令中美最终形成比较稳定和可以预期的大国关系呢?回顾一下,拜登首次接受记者采访谈对外关系时,他的用语是:俄罗斯是美国战略安全的最大威胁,而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显然把俄罗斯当成了头号敌手。此后拜登关于对华关系,一直释放着一些积极的信号。比如,不再允许官方文件提所谓的“中国病毒”字眼。他还明确,中国是严峻的竞争对手,但也存在广泛的合作领域。他强调,与中国的竞争不是以破坏规则、不顾盟友感受、蛮横打压的方式进行,而是要建立在规则之上,通过加大人财物的投入,通过做得更好来胜过中国。这些可以说都是中国求之不得的做法。拜登还表示,中美不会进行冷战,中美虽然有激烈的竞争,但不会谋求与中国对抗。拜登的系列表现,使全世界对中美建立新的稳定合作的关系,充满期待。但很快,美国首席外交官,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第一制定者国务卿布林肯则发表了与之调门不尽相同的宣示。他认为中美关系:应该时竞争,可以时合作,必要时对抗。这个定位离我们希望的友好、合作、共赢,相差甚远。究竟是美国定义的“竞合对”,还是中国期望的“友合共”关系呢,恐怕美国人的定义更符合实际,更符合两国关系的本质。最近,又传出拜登将暂时保留特朗普的惩罚关税,贸易战继续延期的消息,还有拜登首次主持的领导人峰会,竟然是美澳日印峰会,议题则是如何联手对付中国。所有这些都显示,拜登在对华问题上,被某些因素裹挟着,变得越来越强硬。这是为什么呢……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5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