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当下的热词,伴随各种焦虑甚至抑郁。关于内卷,有一个学术说法:1963年,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印度尼西亚做田野调查时发现,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岛,人口没有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而是不断地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产,导致农业生产内部精细化。格尔茨将这种现象称之为involuton,即内卷化。1985年,中国社会学家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引入了“边际效用”一词来界定内卷化——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过程,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当各行各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增长就开始缓慢,开始存量博弈,甚至零和博弈。博弈中把不少公司、个人锁死在某个低水平的固定环界上,周而复始。这就是内卷。若仔细研究,还会发现内卷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整体经济而言,无所谓卷不卷,因为增长还在持续。但是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可能就身心疲惫、“亚历山大”了。我们该如何面对内卷呢?1、需要极其清醒的认知,了解自己,了解行业认知让我们迫切且及时地了解行业趋势变化,对所在行业里的环境和地位有清晰的定位,更要对手上的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有一些人自认为很了解行业走向,说起来头头是道,也紧随趋势选择性跳槽,去一些所谓“风口”上大扩张的公司。但往往因为不了解自己,和企业文化并不合拍。两三年跳一跳,结果一路走低。也有一些人很了解自己,但缺乏大局观。无法走出舒适区,重复性劳动了很多年。好几年前,笔者有一个做楼盘策划的下属,去某房产公司作了“费用专员”,理由是“从乙方进了甲方”。她在意的是“甲方”这个“身份”。自然也有道理。但这个“甲方费用专员”是干嘛的呢?其实是一个介于营销、财务之间的角色,大部分工作和时间是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7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