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为何当年鲁迅如此极端?


2021年04月10日  浏览(9090)人
0
来源:李建秋的世界(ID:lijianqiudeshijie)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确实出自于鲁迅之口,原文为: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我是自身受汉字苦痛很深的一个人,因此我坚决主张,以新文字来替代这种障碍大众进步的汉字。譬如说一个小孩子要写一个生姜的[姜]字或一个[鸾]字到方格子里面去,能够不偏不歪,不写出格子外面去,也得要化一年功夫,你想汉字麻烦不麻烦?——与[救亡情报]访员谈话



实际上鲁迅抨击汉字绝对不止于这一处,包括他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提到“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


《关于新文字》中提到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


从鲁迅的一贯的主张来看,反对汉字原因非常简单:汉字太难学,阻碍了大众教育的发展。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非常重要,为了普及大众教育,所以要废除汉字。


所以关键问题是:汉字是否阻碍了教育?


客观的是:“汉字阻碍了教育”这是当年知识分子的共识,且不光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也是日本知识分子的共识。


只是除了一点:它不是事实。就算是再多的共识也不能替代事实。



废除汉字的思潮之始


早在明治维新之前,就有人提出过文字改革,最早提出的是德川幕府的幕臣前岛密,前岛密在1866年12月上书德川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教育,简便的表音文字显然比汉字更容易,因此应当废除汉字。


此后日本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在《文字之教》中说到:


“日本既然有假名文字,还在使用汉字确有不便之处。但是,古往今来举国的日常书写都是靠汉字完成的,所以废除汉字也有不便之处。时下马上废除汉字很难,要做也得找寻时机。袖手旁观、消极等待不行,从现在起可以渐渐迈出废除汉字的步伐,方法是写文章时尽量少用难字;只要不用难字,汉字的数量就能控制在2000—3000字以内。”


随着明治时代日本知识分子大量的留洋,日本人深切感受到日本和西方之间的差距,因此他们提出了两个论点:


第一,学汉字浪费时间太多,而没有时间学有用的知识,因此必须赶快改良或者废除汉字。


第二,尽早吸收欧洲启蒙主义知识,谋取国家独立,追求文明开化,因此应当废除不合时宜的汉字。


1882年,日本民间最大的文字组织“假名会”和“罗马字会”结社,发起了“驱逐汉字”运动,在《用西洋文字写国语》《用罗马字表国语说》中明确说到:


“罗马字只需要知晓26个字母,儿童和妇女就能像男人一样读写,普通百姓也能读懂君子的文字……所以废除汉字,用外国优秀的文字来表记日语,就像给日本人换了一套值得骄傲的服装一样。”



日本人这种认知在哪个年代并不奇怪,在当时西方强势,东方衰落的情况下,任何与东方联系起来的东西都会被视为“腐朽”,明治时代的知识分子认为汉字导致日本:


“无法与海外诸国竞争……西方进步愈速,吾国进步愈缓,如此优劣差异则更甚,此种不堪一用之文字实不能期待与西方人共进步,日本国民莫大之损失皆源于汉字之使用也,阻碍吾文明进步,其程度之甚,实不可估量”


其实此时还是就汉字的本身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后来发展方向渐渐诡异起来,比如说“汉字影响大脑发育”,“汉字不利于言文一致”,“废除汉字则可以解决所有困难”之类的奇怪思想和言论都出来了。


这种思想奇怪吗?不奇怪,一百年后我们依然有,把生产力不高的罪过往往归结到种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上来,最典型的就是编造所谓的“国民性”,比如说“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之类的,因为“德国人严谨”,因此德国人能造出更好的汽车,机械,因为“法国人浪漫”,所以法国人才能造出更好的奢侈品。


关于“德国人严谨”甚至能写出类似于“青岛下水道油纸包”之类的连小孩都骗不过的谎言。


这次德国在疫情上如此糟糕的表现,所谓的“严谨”在哪?


但是透过背后,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日本人以及后来的中国人对于落后于西方的心理:不甘,四处求索又无从下手。


当然,后来日本发达后,日本人又自吹自擂搞出了日本精神如何如何优越之类的,不提也罢。




国内的汉字情况


中国有完全不同于日本的国情:首先对日本人来说,汉字算是“外来物”,实在不行还可以用片假名平假名之类的替代,所以废不废汉字,至少从情感上来说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可能会割裂日本自己的历史,以及日常极不方便----片假名和平假名是没有空格的,汉字即便是在现代日语里面也充当了分隔符的作用。


且假名有天生的问题:它们都属于“拼音文字”,自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组合起来才有意义。片假名用来书写外来专有名词(所谓外来语)。平假名用于常用的标准的日语本来的单词和日语汉字的标音(相当于拼音),片假名大多用于外来语和专门用途(如广告,公共标志等)


日语确实可以把所有的汉字都写成假名,只是阅读起来就坑了,类似于你看这段文字:yiduan wenzi doushi hanyu pinyin yiyang。(一段文字都是汉语拼音一样),不能说看不懂,就是看起来特别费劲。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可是源自于中国之物,天生感情就不一样了,只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所以把很多本不应该是文字背负的东西归咎在文字身上。


20世纪初,当时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始流行,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也在《天演论》流行后在知识分子里面大行其道,外加上欧洲发达,东亚落后,归结其原因,结果汉字就成了“罪魁祸首”。


在《进化与革命》一文中写道:


文字所尚者, 惟在便利而已, 故 当以其便利与否, 定其程度之高下 。象形与表意之字, 须逐只记之, 无纲领可携, 故较之字画括于数十字母之中者为不便 。由此可断曰, 象形 、表意之字不若合声之字为良。于进化淘汰之理言之, 惟良者存, 由此可断言曰, 象形表意之字, 必代之于合声之字, 此之谓文字革命



这篇文章的意思就是表意文字,象形文字太过于复杂,不方便,必然被表音文字所取代云云。


文章又写道


进化者, 前进而不止, 更化而无穷之谓也。无一事一物不进者, 此天然之自然 。苟其不进, 或进而缓者, 于人则谓之病, 于事则谓之弊。夫病与弊皆人所欲革之者, 革病与弊无他, 即所谓革命也。革命即革去阻进化者也, 故革命亦即求进化而已。



革命是为了“求进化”,而表意文字落后,表音文字先进,因此表音文字必然替代表意文字,这样文字问题就和进化论联系起来了。


当我们回头展望这段历史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古老的中国打开国门后,由于落后导致的文化焦虑和浮躁的心态,这种心态整整缠绕了中国人一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当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写道:


“各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想,再过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或许长,或许短,印第安人总有一天要灭种。因为他们对现代文明拒绝吸收。固然他们目前有他们的保留地,他们不侵犯别人,别人也不侵犯他们,但是这个保留地是美国政府的,也可以说是白人赏赐给他们的。”


这是很明显的社会达尔文心态。


一些中国古老文化传统被视为“腐朽”打翻在地,除了文字以外,最典型的就是儒家。


其实儒家自诞生以来被批判的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说五四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到建国以后历次批孔运动,其实和儒家本身没什么关系,拘泥于儒家一些经典与现代不能融合的东西,比如说孔子说了什么错话,论语里面又有什么问题,根本无关紧要。


因为本身就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不能指望几千年前的人能预测到几千年后的生活,像基督教的旧约,翻开一看:好家伙,这上帝动不动就玩种族灭绝的,现代人为了掩饰,又对旧约做出种种的“诠释”,来彰显旧约的“正确”,这很正常。


对于过去废除文字也好,打倒孔家店也好,汉字也好,儒家也好,这些东西都是和中国整个历史捆绑在一起的,历次废除汉字,打倒儒家都未曾成功,原因也很简单:对于中国这种历史性连续很长的国家来说,你不能割裂历史,也无法割裂历史。



现代传播媒介对汉字的冲击


虽然当时的人们是因为一些意识形态完全抛弃汉字,但是在诸多抛弃汉字的借口里面,有一点是当时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打字机。



这个东西,叫双鸽牌打字机,是以日本万能打字机为模板推出的;


原理是将索字盘和活字盘集成在一起(这也使打字员需要看着镜像的字检字)

我不用说你就能看到这个机器的复杂度。


打字问题一直纠缠着中国人,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当时已经是八十年代了,柏杨就这个问题说到:



今天打字这么快,计算机这么快,都不是方块字可以胜任的。我一直向往我桌子上有一部中文打字机,能使我打出中文稿件,不再做爬格纸动物。不过汉语拼音化并不容易,主要的是我们有心理障碍,认为我们用ABCD是英文字母,拼出的是英文。



对于打字问题,现代小朋友可能没有什么意识,因为自你们出生以后,整个中文输入系统已经非常发达了,但实际上哪怕在90年代末都不是这样。


以我刚接触电脑为例,那是九十年代末,当时风靡全国的是五笔输入法,五笔输入法需要背字根,需要拆字,需要学习成本,因此其实是有门槛的。


实际上即便是我们今天的拼音输入法也是有门槛的,因为你学了拼音,你的成本是在你幼年的时候付出的,只是你没有感觉而已。


当时的拼音输入法非常不好用,普遍用的是一种叫“智能ABC”的玩意。



其实这玩意一点都不智能,而且由于没有互联网词库,又没有智能系统,实际上输入的时候只能输入一些较为简单的单词,输入的时候还需要一个一个的拼音打出来,非常的费劲,打错字是常有的现象。


如今,技术的进步拯救了传统文化,年轻人也敢穿着汉服上街溜达,“汉服”不再被视为“老派保守”的象征,反而视为一种“潮流”,年轻人在打字的时候丝毫不觉得不方便,九宫格的汉字设计丝毫不逊于英文,但是倒退几十年,我们还在为汉字能不能适应电脑时代忧虑咧。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830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华为抓到了救命稻草!
下一篇:房地产税越来越近了!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