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水浒的时候,学会了一个词,“投名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后投靠水泊梁山,被当时的寨主王伦百般刁难,要求他杀一个人,作为上梁山的“投名状”。后来随着长大,不再把水浒当做爽文看之后,慢慢发现水浒的核心将领们,不仅老六林冲,五大军头中的老五关胜,老七秦明,老八呼延灼,老九花荣,身上也都背负着相当沉重的“投名状”。清风寨的花荣和青州统制秦明投靠宋江,引兵入清风寨,杀了刘知寨全家。大名府关胜投降后,引军入大名府,杀梁中书全家。高唐州呼延灼投降后,引兵入青州府,杀了慕容知府全家。当这些曾经的官员们不仅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诈开官府的城池,还屠戮了上级和同僚的全家,这种血仇做了,官府绝不会再信任他们,同僚也不会再接受他们。因此,宋江不必担心他们有“贰心”,自然也敢对五大军头委以重任。譬如青州统制的秦明和清风寨的花荣,哥俩所带领的官军是梁山宋江派的创业班底,后续梁山的扩张红利也主要由他俩享受。关胜手下有大名府将领宣赞、郝思文、单廷珪、魏定国、索超,呼延灼手下有高唐州将领韩滔、彭玘、凌振。即使哥俩的兵力占据了梁山后期战力的半壁江山,宋江也敢于让他们继续带兵。甚至实力平平的双枪将董平,力压横扫梁山的没羽箭张清成为“马军五虎将”,也跟其投名状的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投降梁山之后,不仅“赚”了东平府,还亲手杀了程太守全家。这就是投名状的意义。而这种“投名状”不仅仅存在于古代,现在政治中也常常会出现。譬如2017年之前,加拿大与中国关系最好的西方国家,印度总理莫迪频频访问中国试图拉近中印关系。但是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