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GDP崇拜的终结与中国企业家的质变!


2021年05月23日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在朋友圈看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今年3月30日的一篇讲话,有几句令我心有戚戚。1、要办好短期内不一定实现GDP增长,但有利于构筑长远竞争力的事。如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根源。2、要办好当前有阵痛,但未来发展必须做的事。如碳中和。3、要办好眼前看似不急迫,但不解决会越拖越严重的事。如老龄化。我在2003年写过《告别GDP崇拜》的文章,后来还出了一本书,一直关注这方面的动向。就我所知,省委书记公开提出“不一定实现GDP增长”,尽管有不少限定词,还是很少见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去年GDP增长2.3%、大部分机构都预计今年会增长8.5%-9.5%的情况下,把增速定为6%以上。总理在记者会上说,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如果再看一下“‘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会发现,20个指标中,约束性指标有8个,占40%,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以及空气、水、森林覆盖率等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指标如同给马套上缰绳。一般说,只要有潜力,增速总是越高越好。为什么中国开始淡化增速了呢?我觉得不是不想增长,而是越来越多的现实约束,让高增长变得不可能。这些约束至少包括:环境压力,债务压力,人口压力。具体不细说。除了这些资源层面的压力,还有增长方式的压力。上周我在深圳、广州出差,和一位建筑领域的朋友交流,聊起最近成为热点的深圳赛格大厦的晃动问题。他说,当年的一些建筑,因为工期要求紧,抢速度,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改设计、设计图还没完善就已开工等情况并不少见。有些建筑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木已成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只好在保证不出大事、保证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打补丁”解决。最近20年是中国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的高峰期,有些隐患陆续开始暴露。从5月21日零时起,赛格大厦已经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以确保检测工作的进行。过去的增长,就是今天停下来的原因。就是今天和明天的障碍。虽然增长很重要,但有些增长……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92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问题严峻!老龄少子化下,黑手终于伸向了老年人!
下一篇:人们为什么会自发的纪念袁隆平!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