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最近十年,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一线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明显,深圳和广州的人口净流入分别达到712万和597万。2020年已有16个城市人口达到千万级别,其中,西安、郑州、杭州、东莞、青岛、长沙为新晋者。另,佛山、宁波、合肥、南京是近些年人口迅速增加的准千万人口大城市。城市化是近代社会的文明标志。然而,城市化的进程可能引发公共资源的争夺,城市土地、教育、住房、医疗与公共交通的分配面临挑战。如果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当以及使用效率低下,容易催生“大城市病”,比如高房价、贫民窟、产业空心、交通拥堵、犯罪猖獗、城市衰落等。本文从邻避主义的角度探讨大城市的生存问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掀起了一股平权浪潮,有种族、消费、女性、环保等平权运动,还有城市公共资源分配的平权运动。当时城市污染问题突出,大量市民反对垃圾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公共设施建在自己家附近,打出口号的是“NIMBY”(NotInMyBackYard,别在我家后院)。这种问题被称为“邻避主义”或“邻避效应”。邻避主义,容易被理解为民粹运动。其实,其本质是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表现为人人都追求公共资源的好处,同时让他人来支付成本。最开始,城市公共资源的掌控者实施歧视性政策,他们试图将垃圾厂、污水处理厂建在黑人区、平民区附近。这是一种邻避主义。平权主义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反对在自家附近建设,也试图将这些设施建在白人区、富人区。这也是一种邻避主义。邻避主义暴露的问题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