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强调,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近一两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我国逐步远离了“挨打”和“挨饿”的危机,进入了“挨骂”现象更为突出的时代。而对于外宣成效,目前网友们普遍是不满意的。过去外交上发声比较软弱,现在外交的声音强硬起来了,但是媒体层面对外舆论工作表现并不理想,声音弱传播差,距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的期待,还有相当多的问题要解决。外宣疲软,这是一个系统问题,是综合性的,不仅仅是单一元素导致的。这个话题太大,本文只挑选其中之一来做论述。媒体的内容是产出,受众就是市场。媒体只有生产市场需要的东西,才能更深入人心,传播更广。如果你是一个外国网友,你能从中国的对外舆论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想要的东西吗?或者换个角度,为什么境内很多网友,很喜欢看“外媒”的东西?甚至有墙也要翻出去看看?第一,西方毕竟是强势文明,他们的态度是很多国人所关心的,想看看外面怎么说。第二,“外媒”上有很多“内媒”上没有的新闻,虽然现在看来不少是胡编乱造甚至恶意造谣,但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欢新鲜的,甚至喜欢阴谋论或者耸人听闻消息的。这种东西看多了,也会被潜移默化影响到,甚至觉得万里之外的外媒比生活在中国的自己更了解中国。第三,“外媒”上有一些其他的价值观,提供了另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这也是新鲜有趣的事情,虽然这些价值观本身可能是垃圾。第四,有些人盼望强势的“外媒”可以影响中国。那外国人看中国媒体,先不考虑渠道问题,就算是看了,他能得到什么?日常得到“西方指责我都是乱说的,我不是我没有”的被动苍白辩解?这对他有多大意义?在BBC、CNN们的强大轰炸下,又有多少人信这种辩解呢?……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9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