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电为发展基础的国家,无论从能源量级、能源结构还是能源增长的需求来看,控制能源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都是贯彻落实“30·60”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未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及商业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0年12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的郑重宣布,量化了“30·60”碳减排的阶段性目标,昭告了具体实现路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我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目前,占我国碳排放总量85%左右、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75%左右的行业是能源电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最大的以煤电为发展基础的国家,无论从能源量级、能源结构还是能源增长的需求来看,控制能源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都是贯彻落实“30·60”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指明了能源电力系统的减排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将成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有力抓手。尽管我国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较晚,但相关探索成效显著。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连续……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