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写写关于教培、内卷的文章。昨天写了一篇《从教培产业、逃离“内卷”说到公平教育带来的内在问题》。这篇文章包含了许多的观点,但都没有展开。以后会找机会展开的。我一开始想写的是,对教培行业进行行政限制究竟会有什么后果,这个行业或这个生意会如何发展。写了个开头,不小心就有三千多字文。写东西不能太长。只好收尾、发表。现在我们再进入正题。首先,如果一个社会对某一个事物(即某种产品或服务)有非常强的刚性需求,那么单纯的行政限制是无法让这个事物消亡的。它大概率只会转变成某种“地下经济”。地下经济的好处是:可以继续满足供需双方(家长和教育培训人员及机构)的需求,坏处是会使行业脱离监管,结果导致价格更高、行业缺乏标准与规范、消费者和从业人员也得不到必要的保护,等等等等。所以经济学家通常会说:不能简单的做行政限制、一竿子打死,还是要发展有管制的经济。跨越时空看,会发现人类社会里有很多的需求是刚性的,并会因此派生出很多的工种、行业、“事业”。这些需求有不少是与人的生理需求有关的,譬如酒精、毒品、性,这些都是非常物质的需求。也有一些是社会性的,并且是抽象的:其中最典型的是信仰和理念:例如某种价值观、某种政治取向、某种宗教。这种价值观会被主流社会视为异端,被明令禁绝(譬如当代德国会禁绝纳粹及新纳粹),但由于它在民众中有一定的市场,所以就会转入地下,在地下流传,并建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