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近代史上沦为半殖民地,被列强所瓜分,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科技的落后。虽然在明代中期前,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全球,但是就在200年的时间,尤其是我们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被西方甩到了后面。以致于1840年的时候,面对英国人的船舰利炮,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1.9万人的英国军队,打败了4亿人口的大清帝国,整个战役,英国仅仅阵亡了69人。看了下面这些数据,就知道这仗没办法打了。在武器装备上,清军使用的火器主要是仿造明朝引进的「佛郎机」、「鸟铳」等西方火器样式制作的,在长达200年的时间上没有任何的技术提升;以清军普遍使用的鸟铳来看,每分钟装弹1-2发,最远射程为100米,而即使是鸟铳,在清军中的普及率也不到3成;而此时的英国已经装备了最先进的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作为制式武器普遍装备,每分钟装弹3-4发,射程200-300米;也就是说英军可以站200米外拿清军当靶子打。在火炮技术上,差距表面上没有那么大,在样式上和制作原理上差不多,但是大清冶铁技术的精密度上远远落后于英国,此外铸炮采用泥膜而英国采用铁模,炮弹口径偏小。导致的结果就是射程只有英军的一半,射速只有英军的1/10,而且要命的就是大清的炮没有炮架,大炮无法旋转和调整角度,射击范围非常有限。直接的后果就是大清的炮台成了靶子,英国军队可以放心的射击,而大清的炮根本打不到英军。英国当时的一级战列舰,按照标准装载有100门大炮,但鸦片战争时,英国并没有派出一级战列舰,派来的24艘军舰中其中三艘装载74门大炮的三级战列舰,威厘士厘号、麦尔威厘号和伯兰汉号。此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蒸汽船已经开始进入军事范畴,虽然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未成为主流,但英国的风帆军舰在制造上也已经非常先进。船体原料是坚实的木料,在大航海时代不断的积累经验和优化,能抗风涛而涉远洋;船体下部为双层,抗沉性能好,且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