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挺值得注意:民政部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其中,以往“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的概念不见了,统一为“最低生活保障”。看上去只是概念表述的更改,但其背后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低保,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制度,旨在为标准以下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沿着“先城市、后农村、最终走向城乡统筹”的思路,中国低保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其中,城市低保制度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1993年,上海市率先建立城市居民低保制度,1997年,国务院决定全国推开,并于1999年实现制度全覆盖。当时国家推国企改革,如何为上千万下岗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项急迫任务。由此,城市低保制度开始发展壮大,与再就业中心、失业保险一起,构成下岗家庭的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问题解决后,城市低保制度并未退场,而是作为常态性制度安排,逐步演变为城市贫困人口生活保障线。再说农村。进入新世纪……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6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