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欧洲杯上,广大球迷频频能看到足球场边中国企业的围挡广告。这些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也引起了很多外国观众的好奇心。这一幕彰显了日益强大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实力,也说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正在向深度和广度齐头并进,力争在国际商业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本届欧洲杯的赞助商当中,中国企业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为历年之最。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一样,受到疫情的冲击,欧足联无奈将2020欧洲杯延后到2021年举行。因为疫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各国的经济,本届欧洲杯的中国赞助商就成为了香饽饽。然而,还是有很多的国内球迷和观众对此不是很理解,认为外国人又看不懂中文,这是在浪费钱,是“打肿脸充胖子”,甚至还有谣传这些都是“虚拟广告”,只是投放给国内的潜在消费者看的。那么,中国企业通过体育营销走走向国际到底亏了还是赚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走得怎么样?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早在2016年的欧洲杯期间,中国品牌第一次亮相欧洲的足球场上,这就是海信。海信并非2016年才走向国际市场,而是已经在海外市场上耕耘至少20年了,其海外市场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40%了。随着海信利用体育营销策略的成功,欧洲人也开始对海信、对中国品牌有了很大的改观——从闻所未闻到欣然下单,海信在欧洲市场有了很大的拓展。因为这一届欧洲杯的宣传作用,欧洲人逐渐认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5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