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上文,本篇着重分析中欧合作的前景以及合作之路上的各种陷阱与羁绊。在分析中欧合作前景以前,我们要先梳理一下俄欧之间的合作与矛盾冲突,这是中欧合作的一个参考坐标系,可以预估和推测中欧合作可能存在的困境和挑战。冷战结束后,欧美对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加盟共合国之间的态度和立场,彼此之间的互动共同演变到如今的格局。对于俄罗斯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欧美对其是又拉又打,采取战略欺骗+偶发性怀柔政策+长期性渗透和颠覆政策齐头并进的方式,试图分化和控制东欧地区。对于那些东欧小国,欧美或许还可以又拉又打,离间它们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对于俄罗斯这头正在恢复元气的北极熊来说,就是围堵+制裁+策动颜色革命达到最后肢解的目的。美国也十分巧妙地利用俄罗斯的安全威胁来让欧洲人对自己言听计从,从而维持住对欧洲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美国、俄罗斯、欧盟之间也是各有盘算。现实中,正是由于欧美并非铁板一块的坚定同盟,这才有了俄欧有限合作的空间。第三部分:中欧之间合作还是对抗?这是个问题今年的5月23日,一架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的客机从希腊首都雅典飞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飞经白俄罗斯上空时,遭到白俄罗斯米格-29战斗机的伴飞并迫降。此事立刻引起轩然大波,白俄政府给出的解释是“飞机上安装有炸弹”,因为飞机遭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所以白俄总统卢卡申科亲自下达了命令,战斗机才起飞“拦截”并引导迫降的。但是,西方媒体是不会放过这个抹黑和攻击白俄罗斯现政权机会的。按照它们的说法,之所以这架民航客机遭到白俄空军的“胁迫”,原因就在于“一位名叫普罗塔塞维奇的白俄罗斯反对派在乘客名单当中”,此次行动根本不是什么“炸弹威胁”,而是“白俄罗斯独裁者卢卡申科在迫害反对派人士,破坏民主”。所以,事件发生以后,欧洲主要大国、相关当事国(飞机所属的爱尔兰,飞机始发地希腊,飞机目的地立陶宛,还有普罗塔塞维奇目前居住的波兰)以及欧盟代表都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谴责声明。其中,波罗的海沿岸小国立陶宛的态度和言辞最激烈,其总统痛骂这是史无前例的行径,白俄罗斯此举让人憎恨。总统骂完白俄罗斯以后,转身就和美国的官员“商讨对策”。与此同时,立陶宛外交部还召见;白俄罗斯临时代办,要求马上放人。记住这个国家,稍后在谈中欧合作的时候,它也会跳出来怒刷存在感。这起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之前欧美在白俄罗斯策动颜色革命,试图以暗杀和政变的方式搞垮卢卡申科政府。从白俄罗斯独立,卢卡申科上台至今,一直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5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