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讲到二战之后,美国经历了两个战略收缩周期。第一个战略收缩周期始于1975年撤离西贡(胡志明市),美国在与苏联的冷战博弈中进入防守态势;赢得冷战之后再一次进入战略扩张周期。第二个战略收缩周期,我判断就是从阿富汗撤军。撤离阿富汗意味着这么几点:1、美国在中国周边用兵,从朝鲜到越南,再到阿富汗,始终占不到便宜。2、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军事政治投入至少不会再增加,伊朗赢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安全。3、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增大。与此同时,中美博弈依然是主要基调。或者换一个角度说,美国第一次战略收缩的主要基调是美苏博弈,第二次战略收缩的主要基调是美中博弈。昨天文章说过,美国赢得冷战的手段,除了军事与政治制衡之外,更依赖于——科技战、金融战以及苏联自己犯错。科技战和金融战这里不再谈,这里说下苏联犯错。苏联犯错其实有三点(昨天匆忙之下只说了一点):1、入侵阿富汗,陷入泥潭,最终导致财政危机(但并没有崩盘)。如果苏联皮厚点,把印钞机马力开大一点,也未必不能渡过难关。关于这点,很多朋友可能不认同;但看看疫情之后各国央行大放水的情况就知道,苏联当时也可以这么玩。2、被忽悠了,误以为换一种体制就可以融入欧美。那不是体制问题,而是苏联块头太大了,欧美装不下。按照苏联那个体量,除了走自己的路,别人的路都走不了。苏联之所以会这么天真,一方面是戈尔巴乔夫天真,另一方面是东斯拉夫精英阶层对西方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为不论是彼得大帝改革,还是苏联工业化建设,都受西方影响巨大。3、也就是错误地让中苏联盟破裂。这点是昨天说的。正因为中苏破裂,中美关系开始缓和。苏联站在中美对立面,最终不支。说到底,地球村就是中美苏(俄)大三角,犹如三国演义,任何一方都难以单挑另外两方。比方说朝鲜战争,美国挑中苏(俄),败。比方说越南战争,还是美国挑中苏(俄),败。再比方说苏联入侵阿富汗,相当于挑中美,败。换句话说,美国在上一个战略收缩周期,通过拉近中美关系而战胜了苏联。那么在这轮战略收缩周期,美国会不会战略性联俄?……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4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