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估计很多人都听过。只不过,我在——30多岁总觉得:“今天自己立了,明天又倒了”。心态总是在“自负”和“自卑”之间游走,生活也经常陷入一种间歇性自律,持续性懒散的状态;一晃到了40多岁:非但没有不惑,反而更惑了。不知道自己在当下的平台上还能走多远,更不知道离开了所在的平台还能干什么?即便是在42岁的时候“纵身一跃”,离开外企,开始创业,也并不是因为找到了答案,而是一个中年人为了“不惑”最后的挣扎。转眼间,就到了四字头最后一个生日,眼瞅着要“知天命”了,我才意识到,50知天命,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从心而活。认怂,才是一个人对自己最大的善意。“认怂”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贬义词,意味着认输,懦弱,没有担当。但如果换个角度,把“怂”这个字上下一拆,就变成了“从心”。所谓“从心”,便是从心而活,不对抗,不挣扎,接纳自我,顺应自然。前两天我的一个90后下属跟我念叨,本来觉得自己混得还行,结果十一回趟老家,发现别的同学混得比自己好多了,立马就颓了。焦虑、想要证明自己,是年轻人的底色。因为年轻的时候,自我价值感更多来自于别人的认可和与他人的比较。老板今天夸你两句,就觉得自己“立”了,明天骂你两句,又觉得自己“倒”了。当我们把自我认知和别人的认可、比较挂钩的时候,自然就会在自卑和自负两个极端之间游走。“30而立”,立的不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25人赞